跳到主要內容區

:::

生態櫥窗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白背芒

(資料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圖片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白背芒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柳正鳴攝)
白背芒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柳正鳴攝)

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的「芒草」大多數為「白背芒」,屬於中國芒的變種,是一種具韌性的禾本科植物,常生長於其他植物所不能忍受的地質、地形條件之下,屬於臺灣最常見的草本植物之一。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白背芒,因生長區位不同,有著不同的外形變化,例如小油坑、馬槽至冷水坑、大油坑至擎天崗一帶,因受到火山地區高熱、強酸的侵蝕,土壤結構鬆散、上層淺薄,只有少數耐強酸的植物,如地衣、苔蘇、藍綠藻才能生存,而在火山熱霧籠罩下的坡面更只能生長芒草,形成廣闊的芒草原,他們的植株比起其他地區的芒草要矮小的多,花穗也由原來的白色替換成紅色,每年 10 月間,鮮紅的花絮盛開,成為本區特有的芒草原景觀。

白背芒特寫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柳正鳴攝)
白背芒特寫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柳正鳴攝)

俗稱「菅芒」的白背芒除了色彩的轉變,與早期陽明山地區農家生活更是息息相關,例如以芒草葉為繩、取花穗桿為帚、抽莖葉餵食牛羊外,亦可當屋頂建材,遮風避雨,或作孩童玩具等,是欲了解早期農家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植物之一。

白背芒草原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秀鳳攝)
白背芒草原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秀鳳攝)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