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2008台灣濕地年起跑 營建署長林欽榮邀媒體朋友領略濕地之美

高雄洲仔溼地

高雄洲仔濕地之美令人驚艷


撰文/攝影:鄭朝陽



今(2008)年為「台灣濕地年」,內政部營建署署長林欽榮特於2月2日國際濕地日前夕,邀集媒體記者參訪高雄的國家級濕地「洲仔濕地」,以及國際級的台南市四草濕地,為台灣濕地年的系列活動暖身。 林署長表示,營建署明知任務艱鉅,但仍決心扛下打造濕地銀行、建立濕地知識庫,乃至於進一步建立濕地保育與經營管理制度等工作的職責,讓濕地成為台灣和國際接軌的重要環境資產。



參訪團抵達高雄市的洲仔濕地公園,立刻對於高雄都會區內有如此大規模的濕地感到驚奇,在老師的帶領下,一群幼稚園的小朋友來此進行戶外教學,雖然不見得聽得懂濕地負責過濾市區排入的生活汙水,暴雨時也有滯洪、蓄洪等功能,但靜謐的小徑中,經常可以發現「凌波仙子」─水雉在浮葉上來回穿梭,盛開的睡蓮也頻頻令人驚艷,無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洲仔濕地公園規模十公頃,它原本就是與蓮池潭相連的低漥濕地,輪作著水稻、菱角與蓮花,十多年前被徵收為左營第一號公園預定地,接著規畫為「民俗技藝園區」,由於高市府欠缺經費而暫緩興建。



當地環保團體注意到這處濕地,過去常發現水雉的蹤跡,但隨著都市化越演越烈,水雉在高雄幾乎已消聲匿跡。為了讓公共建設與當地生態、人文更加融合,同時推動生態保育的濕地廊道,高雄市工務局在91年11月接受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等非政府組織(NGO)的邀請,展開現地會勘,並提出「水雉返鄉計畫」,最後如願留下這處濕地,為高雄市的濕地地圖畫下重要的一筆。



林欽榮署長表示,現在洲仔濕地公園已是一座天然的自然生態教室,數百名志工自願參與濕地的管理維護工作,令人感佩。他強調,台灣的濕地管理既無專法,也極度鬆散,但正因此誘發很多NGO組織和專業人力自願投入其中,因為他們帶來的活力和匯聚的能量,讓地方、中央政府和相關社群逐漸重視濕地保育。因此,他認為應該善用這股能量,由政府持續供應資源和法令規章,讓台灣濕地累積的綠色資本更耀眼於國際。



參訪團接著前往台南四草濕地,親眼見證黑面琵鷺來台過冬的美麗景象,謀殺了不少媒體記者的底片。透過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長翁義聰的解說,大家才知道,原來濕地的維護管理相當不容易,例如為了防止水鳥的蛋被野狗野貓吃掉,濕地周邊必須圍上鐵絲網。 參訪團也搭船遊濕地,登上賞鳥亭觀賞黑面琵鷺的曼妙身影,搭配在地漁民的解說,讓參訪團成員了解過去漁民工作的狀況,以及當下為濕地保育所做的努力。林欽榮署長常被精彩的解說內容逗得哈哈大笑,不僅長了見識,也深刻了解濕地保育的不容易。



也因此,林欽榮署長說,NGO結合在地居民,是推動濕地復育、經營、管理、生態導覽及教育解說活動的主力,藉此發展濕地的綠色經濟,也能執行台灣重要濕地長期監測、生態維護等工作,政府的角色就是提供資源、建立法令制度,全力支持而已。

四草溼地的保育執行情形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長翁義聰(右)向營建署長
林欽榮(左)說明四草濕地的保育執行情形。
洲仔溼地的小朋友們
營建署長林欽榮(後中)與前往洲仔濕地的小朋友
們合照。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