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2007全國公園綠地會議(2) - 2007全國公園綠地會議-綜合座談議題


「2007全國公園綠地會議」針對四大議題,召開四場綜合座談會議

「2007全國公園綠地會議」針對
四大議題,召開四場綜合座談會議

     本次全國公園綠地會議特別針對了,「國家公園發展新願景」、「城鄉綠地系統新思維」、「永續海岸發展新思維」及「建構重要濕地生態網路」等...四大議題,召開四場綜合座談會議。
 
     為了讓沒能親自參與的朋友們有機會了解本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我們特別整理了相關議題資料,讓未能親自參與的朋友們,透過綜合座談資料的摘錄,讓大家可以了解未來整個內政部營建署,針對我們國家的公園綠地系統,從國家公園、濕地、永續海岸保育到城鄉公園綠地等...四個構面的制度和作為的整個規劃。
 
壹、國家公園發展新願景--New Vision for National Parks System 
前言
 
     台灣自1982年成立墾丁、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金門及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以保存我國重要襲產。隨著國家公園二十餘年來的發展,其已成為台灣地區資源與環境保育的重要櫥窗,然而,在面對內外在環境的急遽轉變與全球永續發展思潮影響下,國家公園整體之經營管理亦面臨諸多挑戰,本次即希冀透過各位專家學者集思廣益,建立國家公園之願景,讓台灣的國家公園在國內外成為代表台灣精神與襲產之象徵,並擬定未來發展定位與經營管理策略。 
  
議題
 
一、全球環境變遷與外來種威脅,資源多樣性的維護與衡量亟需有效執行
 
     國家公園資源保育在全球環境氣候變遷與外來物種佔據本土物種棲地發展下,面臨嚴峻挑戰,過去的研究雖著重野生動植物保育研究,其報告為數頗多,但因分散各處導致動植物的變遷情況難以掌握,而運用衛星遙測技術進行監測工作也因經費、人力受到限制。
 
二、跨界利益與夥伴關係亟待強化
 
     國家公園資源保育觀念,由於住民生計、生活型態、傳統風俗經常與保育政策或目標不一致,常導致住民與國家公園之間無法取得平衡,應積極思考如何結合原住民的生態智慧與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的管理,建立伙伴關係,以利國家公園永續發展。
 
三、維持台灣國家公園環境保育的領導地位
 
     國家公園的設置歷程可說是台灣環境保護及自然保育運動下的產物,代表著台灣在世界保育中的重要里程碑,在國家公園風潮引領下,陸續成立野生動物保育法、野生動物保護區等相關法令制定及劃設保護區,成效頗佳,為使台灣國家公園持續維持保育的領導地位,對外應思考透過台灣國家公園與國際保育活動接軌,讓台灣國家公園在國內外成為代表台灣精神與襲產的象徵。對內強化環境教育認知宣導課程與活動,喚醒民眾榮譽心,凝聚環境保育共識,使環境教育與保育概念深植民心。
 
四、遊客壓力太大,開發與保育取得平衡
 
     由於週休二日及國人休閒意識提高,致使國家公園之經營管理面臨在生物多樣性保育及休憩娛樂之間的平衡點的移動,再者,依國家公園法第19條規定進入生態保護區者應申請許可制度,並限定總量管制,經常造成遊客及登山客不滿,應確定國家公園的核心保育價值,實行園區生態休息年制、控制遊客量並採取預約制度,同時儘量將遊憩設施移至國家公園範圍外。
 
五、健全國家公園經營管理體制
 
     國家公園內存在數個管理單位如林務局、礦務局、農委會、漁政及民宿管理等問題,雖劃入國家公園範圍內,仍面臨不同機關之業務權責,另國家公園法自1972年公佈施行迄今,尚未有重大修正,且面臨與森林法、原住民族基本法及野生動物保育法相互競合的狀況,應建立機關協調合作機制,目前臺灣7個國家公園類型不一,包括海洋型、高山型及近都會型等,參照美國、加拿大對於國國家公園之管理歸由國家公園自身管理之系統,仿照美國國家公園署之模式,規劃、研究與環境教育計畫均由統合機關整體辦理,有系統化的科學的管理,縮減了國家公園管理從業人員中重複性,統一了全國的管理政策。

營建署署長林欽榮接受媒體專訪暢談「2007全國公園綠地會議」的四大議題

營建署署長林欽榮接受媒體專訪
暢談「2007全國公園綠地會議」
的四大議題
 
貳、城鄉綠地系統新思維--Parks and Open Spaces Development  
前言
  
     1996年3月「全國公園綠地會議」提出之公園綠地政策方向,目前因時空變革,全球氣候變化加劇,亟待加以檢討,本次將藉由2007年12月19、20二天「全國公園綠地會議」大會及4場會前會之討論,重新予以檢討修訂,提出未來十年我國在城鄉公園綠地資源系統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及地球永續發展之具體作為與政策宣示。
  
議題
 
一、強化城鄉公園綠地、海岸、溼地系統扮演國土空間的重要角色
 
     為追求生態永續與環境正義,公園綠地必須建立「實質」管理規範,透過都市計畫及都市設計手法,降低都市熱島效應,營造生物多樣性環境,另外,有必要針對城鄉公園綠地建立永續發展指標,訂定城鄉公園綠地成長指標,作為體檢都市計畫、國土規劃及城鄉發展競爭力之重要參考依據。
 
二、賡續推動「城鄉景觀風貌改造計畫」,營造永續城鄉公園綠地系統
 
     重新檢討「城鄉風貌改造計畫」的理念與成果,未來城鄉公園綠地將結合溼地、海岸,提出整合創新思維,以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並加強政府組織及民眾合作,建立永續維護管理機制。
 
三、推動建立景觀法令制度,加強環境美學教育
 
     檢討景觀法立法障礙,化解各方爭議,建立景觀業務執行機制,提升景觀總顧問之角色功能,以及設置景觀維護基金,加強宣導,推動美學教育值入新觀念,並逐步對外宣告全國公園綠地時代來臨與各方因應作法。
 
四、研究建立公園綠地法令制度,確立公園綠地新思維
 
     進行國內外立法體例之比較研究,逐步推動公園綠地法、自然公園及生產綠地法,確認公園綠地新時代價值與意義,建立公園綠地分類分級,並透過修訂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實施辦法,結合海岸、溼地等範疇,達成降溫減碳之具體功效。
 
五、建立永續環境維護管理機制,喚醒民眾對環境價值的認知
 
     未來城鄉風貌改造運動將朝充實地方專責人力與單位,推動在地公園綠地管理維護機制,「以人為本」進行規劃設計,並與社區居民充分溝通,結合社會教育提昇國人環境意識。

中場休息,在會場外面有提供豐富的茶點供與會人士享用

中場休息,會場外與會人士熱切交流
 
參、永續海岸發展新思維--Coastal Planning and Conservation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人口之快速成長,海岸地區已成為我國國土開發中不可或缺之新開發空間。惟海岸地區之土地利用有其全面性與不可逆性,其土地之保護、防護與開發,須有正確之判斷與綜合性之觀點,始能兼顧三者之和諧。為促進海岸地區土地之合理利用,健全海岸管理,本署業針對國內現有管理癥結,參酌國外管理制度,建立整合海岸地區管理政策方向,期待藉由本次全國公園綠地會議及會前會之召開,結合各縣市政府、與談人、NGO團體及相關機關代表提供之寶貴經驗與意見,研提永續海岸發展新思維,俾供未來海岸地區之相關施政參考。
 
議題
 
一、永續海岸管理機制之建議與探討
  
     目前各種彼此衝突之活動於海岸地區競爭使用,但卻缺乏海岸整體規劃;配合本次永續海岸發展新思維之建構,如何加強研(修)訂相關計畫、方案,並啟動修法機制,將海岸及海域等藍色國土,納入積極管理範疇。
 
二、整體性協調整合平台之建置
 
     目前行政院永續會及行政院海推會,已建立部分協調整合機制,惟為強化海岸地區有關生活、生產、生態等各面向之建設及利用殷切,各級政府間均應建立整合平台,以符合永續海岸多元化之發展理念與需求。
 
三、如何降低海岸人工化之影響及衝擊
 
     海岸人工化後將影響生物多樣性,自然環境解決污染能力亦會降低、延長,並間接造成漁業資源枯竭,及以無法有效因應氣候變遷帶來之衝擊,亟待在尊重自然與人文資產之提前下,謀求兼顧順應自然、提升防災意識及防範於未然等妥善之因應對策。
 
四、海岸及海域之研究調查資料不全   
     海域相關調查研究,長期以來不受重視,僅由各相關單位基於其需要所建立,並分散各處,缺乏有計畫地整合相關資訊,故無從了解海岸土地資源特性與區位分布,導致規劃、管理困難;未來應探討如何喚醒各單位體認建構整合式資料之重要性。
 
伍、建構重要濕地生態網絡--Wetlands Network Conservation 
前言
 
     濕地具有非常重要功能與價值,是重要生物基因種源庫與新物種演化平台,也是重要物種的繁衍棲息地。台灣過去對濕地的開發利用方式不恰當,故行政院永續會指定內政部完成重要濕地分布圖,加強保護重要生態關鍵地區,爰辦理「劃定國家重要濕地」作業。
 
未來國土保育將以「國家重要濕地」為核心,整合運用相關國土規劃資訊系統,模擬以生態廊道串聯重要棲地,從海岸-河口-河川-埤塘-山岳湖泊,逐步建立整體濕地生態網絡。
 
議題
 
一、簡介濕地在經濟生產與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與辦理「劃定國家重要濕地」作業緣由。
 
二、回顧過去政府相關部會與民間團體對濕地保育的做法,過去大多以特定指標物種或明星物種進行保護,連帶把棲地-濕地生態環境一併保護,可稱為「餘蔭下的濕地保護」。
 
三、濕地保育危機-將自然濕地誤認為是閒置、無用之地,而予以陸化開發。濕地是維持生態系統健全與穩定之關鍵所在,
「國家重要濕地」授證典禮。曾文溪口濕地被列為「國際級濕地」,由台南縣長蘇煥智先生,親自領證

「國家重要濕地」授證典禮。
曾文溪口濕地被列為
「國際級濕地」由台南縣長
蘇煥智先生,親自領證   
濕地保育新思維-由物種保育轉變為棲地保育,以明智利用(wise use)態度去對待自然資源與環境。 
 
四、簡介國家重要濕地評選辦理經過、評選的結果,共劃定2處國際級濕地、41處國家級濕地、32處地方級濕地,並於下午進行授證。相關成果預計製作A0大圖及A3圖冊2種版本之「國家重要濕地分布圖」,並印製中英文簡介,建立常設性中英文網站,向全世界宣示我國的保育成果。
 
五、藉由建立濕地保育、復育與教育(濕地三育)共識,政府與民間共同攜手合作,確立國家濕地政策、建構生態網絡系統,達成濕地零損失,讓無數濕地生物與我們共生,讓美麗之島世代子孫永享濕地豐美富饒的生態資源。
  
     「2007全國公園綠地會議」已於2007年12月19日至20日擴大隆重舉辦並臻圓滿落幕,總計約600多人共襄盛舉,我們獲致許多寶貴具體共識。感謝各界人士的積極參與,透過本次會議的討論,讓我們能更了解,未來整個台灣的公園綠地系統在下一個十年關鍵所需要的制度和作為,同時留給後代子孫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延伸閱讀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