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吉慶台江,歡喜三月,跟著鳥兒足跡體察全世界—台江遊客中心開幕及黑琵季閉幕活動

文字: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許萓琁
圖片: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

 

一下四草大橋,無需抬頭便可望見四處翱翔的鳥兒,心情跟著敞亮起來,而這正是台江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精采的濕地生態多樣性,才得以一飽眼福的結果。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台江資源特色,好好觀察及體驗獨特濕地型國家公園之美,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台管處)歷經10年時間,終在2019年3月30日(星期六)正式開啟遊客中心大門。這裡,將成為多數人踏進國家公園的第一站,成為閱讀台江國家公園最佳的前言,並藉此與國際社會擊掌接軌,共同維護守護濕地的理想。

  台管處喜承來自各界的開幕祝福

開幕活動當天,全國各界人士、NGO組織、在地社區及廟宇主委皆到場祝賀,台管處安排國樂家陳中申老師及鳳鳴齋國樂團合奏表演,營造出喜慶熱鬧氛圍。內政部政務次長陳宗彥致詞表示,台管處用心規劃遊客中心,冀望未來能讓不同年齡層的臺南學子們,前來體驗台江學園鑽石級綠建築及遊客中心優秀的內部設施。立法委員陳亭妃、營建署署長吳欣修則有志一同提到,台管處遊客中心是連接臺南市區及安平區之間最好的橋樑,未來可結合永續生態環境與保育理念,帶動地方產業與觀光遊憩之發展,形成帶狀的遊憩區域。

陳中申老師及鳳鳴齋國樂團表演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陳中申老師及鳳鳴齋國樂團表演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受邀來賓剪綵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受邀來賓剪綵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台江學園細藏鳥類足跡 放大倍數觀察動物特徵

「要瞭解在台江濕地出沒的鳥類,首先要知道牠們腳的大小,不同腳的構造將影響他們在棲地的行為。」於會後引領參觀遊客中心的解說教育課技正陳少穎,眼神晶亮地提起台江學園暗藏的小巧思,「從遊客停車場走進來,可以看到地上有各種鳥類腳印,那便是第一個想吸引人觀察的小巧思,而同樣的巧思也擺放在遊客中心裡。」

一走進台江遊客中心,首先印入眼簾的是左側巨大的仿古船,此乃仿造鄭成功登陸的船隻樣貌;地板上彩繪整片的深藍色海水,在服務臺前有道深沉的描繪則是模仿黑水溝的顏色,台管處以江河與海流意象造就了寬廣綿延的台江第一印象。往左彎直行則可透過燈箱查閱過去400年間台江內海的種種變化,便能明白當初鄭成功登陸的鹿耳門港口,與今時今日已淤積內縮的原址有何不同。

漫步細數人文歷史區域,不由得發現腳下海洋顏色逐漸變淺,盡頭復有細小鳥類足跡走出海灘,沿途腳印越變越大,便進入了「台江生態與棲地體驗區」。此區可謂是重點區域,挑高3層樓的遼闊視野,頭頂上有黑面琵鷺等候鳥飛翔,地上有各種台江棲地的模型提供觀察,一共有紅樹林、鹽沼濕地、浮覆地、沙洲與潟湖及防風林等5種生態系棲地。這些模擬棲地上的各式動物,皆以原體型放大8倍的樣貌呈現眼前,亦被暱稱為「大大的小(動物)世界」,目的是為了讓民眾先於室內觀察動物的特徵,未來前往戶外實境才能辨認出來。

該區域左側亦有一塊「水鳥的生存法則」大看板,展示由大至小各種鳥類腳蹼模型,「我們始終相信,唯有瞭解了鳥類構造與覓食方式,才能對如何保育濕地生態有更深入的認知」技正陳少穎微笑作結。後續沿著樓梯來到2樓,此區是適合闔家觀賞的大型展區,長期擺放與台江意象相關的畫作或展覽品。3樓空間小而美,遊客不僅能走出陽臺登高望遠,也可透過電子觸控式螢幕的多媒體互動遊戲及繪本動畫,進一步瞭解鹽業文化及濕地相關生態知識。如今遊客中心已開放參觀,除了每週一休館,歡迎您抽空前來台江國家公園用心設置的體驗空間,當作進入台江國家公園探索的第一站。

一進入遊客中心 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左側巨大的仿古船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一進入遊客中心
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左側巨大的仿古船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以百年為經緯紀錄400年來台江內海的變化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以百年為經緯紀錄400年來台江內海的變化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歷史區銜接生態與棲地體驗區, 設計鳥足跡踏浪前進的象徵意義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歷史區銜接生態與棲地體驗區,
設計鳥足跡踏浪前進的象徵意義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台江生態與棲地體驗區,  擁有挑高3層樓的好視野,  頭頂上有候鳥飛翔模型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台江生態與棲地體驗區,
擁有挑高3層樓的好視野,
頭頂上有候鳥飛翔模型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台江生態與棲地體驗區的生物 皆比原體型放大8倍樣貌提供檢視特徵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台江生態與棲地體驗區的生物
皆比原體型放大8倍樣貌提供檢視特徵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遊客中心2樓長期展出台江意象相關藝術品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遊客中心2樓長期展出台江意象相關藝術品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遊客中心3樓空間小而美 設有陽臺及多媒體互動裝置供遊客使用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遊客中心3樓空間小而美
設有陽臺及多媒體互動裝置供遊客使用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一公里的祝福體驗候鳥度冬滋味 為去年度黑琵季畫上句點

遊客中心開幕隔天3月31日(星期日)即是黑琵季閉幕活動。中午時分艷陽高照,來自全國三代同堂與親子家庭約200人,首先聚集於合辦單位--七股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分組進行手作「飛翔黑琵」紙卡,並穿戴黑琵裝,手舞足蹈開心成為半日黑琵。活動安排從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步行走到台管處黑面琵鷺賞鳥亭,約略一公里的距離,象徵性體驗黑面琵鷺飛越千里來臺度冬的心情,沿途還有解說志工們進行魚塭產業及生態相關的熱情解說。

台管處處長謝偉松表示,107年至108年黑面琵鷺抵臺度冬已超過2,300隻以上,顯示台江長年推動友善棲地的計畫已小有所成,期盼黑面琵鷺保護區成為台江國家公園主核心,將永續保育的概念持續不懈地擴散出去。

閉幕典禮開始,解說志工們使出渾身解數帶領以黑面琵鷺習性改編而成的「黑琵操」,爾後處長表揚年度優良志工及頒發獎狀,志工們又引導民眾進行了「與琵同樂立體卡片」DIY,藉由卡片傳達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台江土地,與萬物共榮共好的自然環境,讓黑面琵鷺能夠世世代代飛抵台江濕地樂園,享受溫暖的環境及豐沛的食物。最後讓我們在心裡揮手跟黑面琵鷺暫時說聲掰掰,年底再見囉!

穿戴黑琵裝,手作「飛翔黑琵」紙卡 成為開心的半日黑琵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穿戴黑琵裝,手作「飛翔黑琵」紙卡
成為開心的半日黑琵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解說志工們帶領民眾大跳「黑琵操」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解說志工們帶領民眾大跳「黑琵操」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台管處處長謝偉松表示, 願黑面琵鷺保護區成為台江國家公園主核心, 持續不懈將永續保育的概念擴散出去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台管處處長謝偉松表示,
願黑面琵鷺保護區成為台江國家公園主核心,
持續不懈將永續保育的概念擴散出去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大人小孩一起動手組裝  「與琵同樂立體卡片」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大人小孩一起動手組裝
「與琵同樂立體卡片」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