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愛戀公園誌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走向終身學習的國家公園環境教育活動

作者:曹之鵬
圖片:曹之鵬、林瓊瑤

2012年「第7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提及終身教育中對終身教育的實施與定義,為提供個人終其一生不同階段之教育需求,推廣持續不斷地學習之精神,世界先進國家均將推動終身教育列為重要教育政策之一。

相較於學校教育,終身教育之教育對象包含全民,尤其是針對完成義務教育之成人;教育的類別涵蓋婦女、新移民、高齡者等弱勢族群;教育的實施場域從學校延伸到家庭、社區、職場等生活領域。因此,終身教育之學習管道、型態、方式及時間更具多元化及彈性化(第7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 2012)。

基於營造「人人可學、處處可學、時時可學」的終身學習環境,國家公園場域實不可自外於此,且國家公園無疑是一個發展與執行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的理想場域。

墾丁國家公園成立於1982年9月,是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三面臨海,為臺灣少數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園區地處臺灣的最南端,自然環境兼備有海灣、湖泊、丘陵、草原與熱帶闊葉樹林、熱帶海岸林等豐富之地理風貌,孕育多元的動植物資源,可說是臺灣最富於海陸景觀特色的地區(曹之鵬, 2017)。

自成立以來,環境教育始終是墾丁國家公園核心目標之一,每年持續不斷地辦理鷹季活動即為一例,2013年獲得國家「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後,環境教育更成為國家公園永續環境推動之利器(曹之鵬, 2017),除學校環境教育活動外,國家公園範圍內之社區也是環境教育推展的重要助力,公部門透過社區營造進入社區,以社區培力為手段扶助社區以在地的聲音說在地的故事,近年提出「社區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化」與「以生態學校為環境教育深化之起點」等2個目標,協助發展、修訂各社區特色之環境教育活動遊程,並引進環境教育志工協助,持續辦理學校、社區環境教育推廣及國家公園據點校外環境教育教學活動。

根據以上基礎,墾丁國家公園的環境教育推廣面,兼及學校環境教育活動與社會一般大眾終身學習(成人教育)的環境教育活動。現行推廣行之有年的「與國家公園有約」活動即是國家公園終身學習活動之一例,分享105年2月22日(元宵節)辦理的墾丁國家公園的「人文小旅行—平埔夜祭」活動經驗:

平埔族是臺灣原住民中的2大系統之一,主要分布於西部平原地區,是臺灣早期外來者最早接觸的原住民,隨著漢人遷臺的人數日眾,嚴重擠壓平埔族群的生存空間,也有不少西拉雅族與其亞族馬卡道族人,南遷至恆春半島。遷徙到恆春半島的馬卡道族人,長期和其他民族混居,開始漢化,日本時代及其後又受到日化及現代化的影響,早已失去語言與傳統文化,唯一還能識別民族的,就只有少數族人保有的老祖崇祀。

馬卡道族人崇祀的「老祖」,也被稱為「矸仔佛」,是以肚大口小的瓶子為圖騰的祖靈祟祀,這是西拉雅族及其兩個亞族(大武壟族、馬卡道族)特有的祀壺崇祀,但每一族的形式及名稱都不相同,散落在恆春地區射寮、後灣、萬里桐、蟳廣嘴、紅柴坑、白砂以及頭溝、四溝…等漢人聚落間的馬卡道族人,雖然人口不多,卻一直維持老祖的崇祀,每年陰曆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都會舉行傳統的「跳烏佬」祭儀。

恆春半島後灣是馬卡道族人移居重要的聚落,在此聽劉還月老師講述平埔族馬卡道族遷徙的過程與歷史別具意義
恆春半島後灣是馬卡道族人移居重要的聚落,
在此聽劉還月老師講述平埔族馬卡道族
遷徙的過程與歷史別具意義(林瓊瑤 2016)
後灣三玄宮乩花的接神儀式
後灣三玄宮乩花的接神儀式
(林瓊瑤 2016)

「人文小旅行—平埔夜祭」活動目標在於引領民眾認識國家公園豐富的生態人文資源,了解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藉以保存先民珍貴的文化遺產,促進當地文化產業發展。活動完成後預期得到提升民眾對自然生態與文化產業的興趣與素養,進而在從事旅遊活動時,培養正確的生態旅遊觀念與態度,並能尊重在地的生態環境與人文歷史。

活動以國小以上之學童(需家長陪同)及一般民眾為對象,每梯次接受30人報名,邀請長年調查恆春半島地區平埔族文化的民俗作家劉還月老師,引導大家認識這個與現今大多數臺灣人民血緣相近的原住民族,參與體驗他們別具意義獨特而有趣的祭儀活動,感受恆春半島多元族群融合、豐富文化兼容的丰采,並由訪查平埔族相關遺跡,與實地參與當地馬卡道族老祖祭儀,深入了解其文化與在地其他族群相互之影響,進而體認文化生態之美與保存之價值(林瓊瑤, 2016)。

乩花展開迎神祭儀,為恆春半島特殊的祭儀留下紀錄
乩花展開迎神祭儀,
為恆春半島特殊的祭儀留下紀錄
(林瓊瑤 2016)
乩花請眾人飲小米酒
乩花請眾人飲小米酒(林瓊瑤 2016)

墾管處每年辦理至少80場次與國家公園有約活動,涵蓋自然與人文生態的多元主題,在結合生態旅遊的包裝之中,蘊含環境生態的諸多理念與議題,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通過親身實踐、做中學習的方式,帶給民眾情感與知能的滿足與學習,並促使一般民眾在離開學校正規教育體系之後仍能有一個持續學習,不斷自我成長的教育機會,這也是國家公園推行終身學習(教育)主要的目標之一。

參考資料:

林瓊瑤。2016。與國家公園有約「人文小旅行—平埔夜祭」活動計畫。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教育部。2012。第7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第四冊玖終身教育。第3頁。

曹之鵬。2017。墾丁國家公園第五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申請書。墾丁國家公園申請書。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曹之鵬。2017。國家公園場域中的環境教育與社區文化型塑。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編,2017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第27屆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B144頁-B149頁。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