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生態櫥窗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鸕鶿

鸕鶿 Phalacrocorax carbo

全世界的鸕鶿共分六個亞種,而至金門渡冬的鸕鶿,為sinnensis 亞種,主要分布於歐洲及亞洲,繁殖於比利時、荷蘭等中歐國家、一路向東至裏海、黑海、西伯利亞等水域地帶、南至印度半島、中國大陸等地。


鸕鶿 Phalacrocorax carbo

科  名:鸕鶿科(Family Phalacrocoracidae

形態特徵:

鸕鶿,又稱魚鷹,全身黑色帶深灰藍,喉嚨部白色,眼睛碧綠色,臉部裸露的皮膚為黃色,屬大型群聚性鳥種,體長達78~86公分;翼長68公分;體重約1288~2164公克。停棲時姿勢挺直,頸曲度大常收縮而不明顯,頭常上仰,飛行時豉翼較緩,背部隆起明顯,呈大十字形。

生物習性:

鸕鶿是一種有遷移行為的候鳥,牠們每年10月下旬,由高緯度的北方飛到長江以南的湖泊及金門越冬,次年3月底,才又陸續飛返長江以北地區繁殖。鸕鶿無論夏季在繁殖區或冬季在越冬區,其生活習性都是群聚的。屬日行性鳥類,白天聚集洲渚,晚間群飛到樹林上層過夜。

棲所生態:

目前鸕鶿在金門地區的夜棲地,共有慈湖、太湖和烈嶼的西湖等三處,其中以慈湖的夜棲地最大、其次是太湖,西湖是烈嶼島上最穩定的夜棲地。

地理分布:鸕鶿科鳥類全世界有32種,分布範圍十分廣泛,於歐、亞大陸及非洲東岸都有其蹤跡,而金門鸕鶿,絕大多數屬於普通鸕鶿。

保育現況與監測成果:

鸕鶿 Phalacrocorax carbo金門位居東亞候鳥遷移路徑要點,候鳥資源豐富。其中數量龐大的鸕鶿是最引起人們注意的過境鳥類,近年來在大小金門之越冬鸕鶿最大數量皆在5000隻以上。目前關於金門鸕鶿的研究多是針對其在金門渡冬時生態及習性,對於這些鸕鶿究竟從何而來,以及其在繁殖地之習性與生態,卻仍無較為深入的追蹤與探討。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94年和95年度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進行「鸕鶿生態調查研究」,並至東亞各主要鸕鶿繁殖地進行採集與觀察,由羽毛之穩定性同位素比例,來比對金門地區渡冬鸕鶿的可能繁殖地。

而自研究中得知,鸕鶿應是於某一特定區域長成,且在其長成過程中個體沒有長距離的遷移。來到金門越冬的鸕鶿極可能來自於多個繁殖地點或是一個廣闊的區域,據計畫推測金門越冬的鸕鶿主力可能來自於更北方的俄羅斯境內烏蘇里江流域,或是貝加爾湖南側一帶。至於金門慈湖、太湖及小金門等地鸕鶿的穩定性同位素分布雖廣,但互相不完全重疊,推測三地鸕鶿族群所來自的繁殖地並不完全相同。

於計畫中建議短期應避免鸕鶿重要夜棲地的人為干擾、持續進行金門國家公園環境長期監測,並保存各地鸕鶿夜棲點。而中長程則建議保存及擴大現有夜棲地樹林並推動候鳥遷移研究及國際交流。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