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生態櫥窗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歐亞水獺

歐亞水獺(金門國家管理處提供,陳長志攝)
歐亞水獺 (金門國家管理處提供,陳長志攝)

歐亞水獺(Lutra lutra),頭體長 60 ~ 80cm,尾長 30 ~ 50cm,體重 5 ~ 15kg。頭短而寬扁,與頸部不易分辨;口周圍具長腮鬚;體背部為濃栗褐色,唇、喉及腹部中央為淡灰色,軀體圓長,尾巴基部粗壯而末端尖細,整體具流線型;四肢短,每肢五趾,各趾間均有蹼膜,爪發育完善。

歐亞水獺的毛皮有相當程度的防水保暖功能,但浸泡海水時間過久,鹽分將使毛皮的防水保暖功能下降,因此水獺仍需淡水將身上的鹽分洗去,故生活在海岸附近的水獺會選擇有淡水水源的區域棲息。主要在夜間活動,但有時白天也會出現。牠們通常沿著溪流、河道往返池塘或湖庫等各水域間進行覓食,活動範圍通常會沿著水道兩岸而呈條狀分布。由於水獺是濕地生態系食物網中最高級的消費者,一旦水體受到污染,牠們往往是最敏感、最先受害的物種,因此是水域環境的重要指標之一。

歐亞水獺在臺灣本島,已有多年無確實的野外發現記錄,其蹤跡遍布金門地區各濕地,可能因素與海域水域互通、魚類資源豐沛、原野濕地保留完整有關。

歐亞水獺在 1999 年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瀕危物種紅皮書,列為易受危害物種。目前金門雖仍保有穩定的歐亞水獺族群,但仍會受到環境開發、自然棲地縮減、水道被阻隔、污染、乾旱導致水源與食物減少,以及在道路上被車撞死等因素的威脅。因此,須由保護棲地、改善環境污染、持續性監測調查等多方面著手,才能確實達到歐亞水獺物種保護的作用性。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