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世界遺產系列(5)-世界自然遺產經營與生態旅遊規劃

撰文\攝影: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李光中 
Profile
李光中
李光中老師
英國倫敦大學(UCL)地理學博士、台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碩士。 現任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行政院經建會政府公共建設計畫先期作業「國家公園」次類別審查評估專業小組委員、花蓮縣野鳥學會理事。


一、  從兩篇有關中國世界遺產面臨旅遊威脅剪報談起

(1) 2004年7月6日羊城晚報:

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中國大陸舉辦了第28屆的世界遺產大會。就在這個國際盛會即將落幕之際, 7月6日的羊城晚報有一則有關中國大陸世界遺產面臨旅遊威脅的報導和評論如下:


中國世界遺産普遍面臨旅遊威脅。相關專家指出:世遺的基礎是保護,在此基礎上才能談開發,光顧經濟效益,人滿為患、錯位開發,這樣的觀念下,再好的遺産,也是「申」來就「死」!


對35個瀕危遺産的審議,是世遺會的另一重點議題,而中國的世界遺産很幸運地不在其中。但此次世遺會,中國有5處世界遺産在質詢名單內,是受評估遺産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潛在的危機不容忽視。


報導說,近年來,「事故頻發」的中國世界遺産地不在少數。武當山遇真宮大殿遭火焚;南京明孝陵申請擴展專案成功僅一個月,明孝陵的「下馬坊」就因甯杭公路拓寬面臨拆遷窘境;武陵源、張家界更因過度商業化城市化而受到了世界遺産委員會的警告。


媒體曝光,上級管理,違規的建築建了又拆。風波雖然平息了,但是一進一出,對環境的損害、對資源的破壞浪費,這筆賬卻沒人算。至於開發中「人滿為患」、「樓滿為患」的旅遊威脅,更是在全國遍地開花。


「黃金周一出去旅遊,到處只見人不見景」。報道說,因為遊客衆多而影響文化生態平衡的,就有麗江、敦煌等世界遺産地。這些旅遊威脅往往被忽視,甚至被錯認為繁榮的標誌。


人們熟悉的,是這樣一些資料頻頻見諸報端:山西平遙古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後,旅遊收入從每年18萬元猛增到500萬元,當年旅遊綜合收入高達4800萬元;同年被列入名錄的雲南麗江2000年旅遊綜合收入達13.44億元,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産業占了當地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黃山申報成功後,旅遊收入由每年數百萬元增至兩億元......遼寧「一宮兩陵」申遺成功後,當地媒體立刻欣喜地宣告景點旅遊人數激增。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葛劍雄教授對此憂心忡忡,「從我考察過的地方看,能做到完全保護的基本上沒有,過分強調開發利用的問題比較普遍」。葛劍雄舉例說,他在韓國參觀的某遺産地,對參觀人數、參觀路線等都作嚴格規定,參觀區只允許無污染的特定車輛進入,且僅有一處小賣部,為遊客提供一些簡單的食物飲料。而在國內大部分景點,索道、纜車已是「必備設施」,鱗次櫛比的旅遊紀念品商店,更是把景區變成了商業區。



報導說,一直以來,都有專家呼籲對遺産地的參觀人數採取限制手段。然而,當"世遺"成為"開發"的金字招牌,這樣的建議往往就被經濟利益的光芒掩蓋。各地蜂擁而起的申遺熱情,很多是這樣被刺激起來的。


重慶大足石刻、山西平遙古城和安徽皖南古村落的成功先例,以及申遺成功所帶來的鉅額經濟效益,讓各類石窟、古城、民居都躍躍欲試。不少地方,甚至為了申遺去造假,偽造古蹟。


葛劍雄表示,聽說梁祝要聯合申遺。梁祝不過是個傳說,現在各地都說自己那裏是發源地,有梁廟什麽的。文化遺産是非物質的,本身就不需要有現實的物質存在。「為了申遺,做太多勞民傷財的事情,過火了」。


「最可怕的是盲目申遺」。參加過多次世遺會的昆明理工大學教授梁永甯稱,現在很多申遺城市,連申報的標準都沒有弄明白,就先投入大量資金,「這樣的前期投入,只能通過申遺成功後大力開發旅遊來補回」。


有人把中國的申遺稱為「背著遺産奔跑」。一個可能擁有最多遺産的國家,一個經濟正在騰飛的國家,尋找保護與開發的最佳平衡點,成了中國申遺的關鍵。

(2) 2007年7月7日世界日報:

中國平均每年一到二個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速度」,在許多人眼中是驕人的成績;但中國國家文物局負責人和有關專家提醒,世界遺產沒有終身制,如保護不善,即使被列入名錄,也將被「清掃出庫」。令人擔憂的是,當前中國已列入世界遺產的項目,保護工作極待加強。


人民日報報導,中國有35個項目列入世界遺產,是全球世界遺產第三大國。但卻有嚴重後遺症,第一個核心問題就是重申報,輕保護。


近五年來,中國各地申遺熱情高漲,成為地方幹部工作日誌裏的大事。就在申遺以及世界遺產大會成為13億人耳熟能詳名詞的同時,高速公路從長城上飛快輾過,平遙古城的部分牆體在風雨中坍塌,小橋流水的周莊充溢著豬肘子味…;這種特有現象被解讀為「中國式申遺」,特徵是:一方面不遺餘力大造聲勢,不計成本地將申報項目進行包裝;另一方面卻對申遺成功的項目漫不經心,人為破壞現象日趨嚴重。


世界遺產研究專家呂舟指出,申遺前後的極大反差,不只是少數幹部追求政績的表現,而且已成為一種社會心態。遺產地豐厚的經濟回報,使人們趨之若鶩;只要打上世界遺產的標籤,隨之而來的是享有全球知名度,迅速躋身國際旅遊熱點。至於花費多少錢,會不會導致環境破壞、文物快速毀滅,不在考慮之列。一些地方申遺成功後,應景式的保護沒有了,承諾也化為烏有。在「世界遺產」的金字招牌下,旅遊業急速發展,門票收入越來越高,遺產保護的承諾卻棄之腦後。

{mospagebreak title=從一篇有關中國世界遺產面臨旅遊威脅剪報談起}

二、  旅遊對自然地區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由上述報導及其它許多案例得知,旅遊活動對世界遺產地和鄰近地區的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我們首先必須對世界遺產地的特性、旅遊活動的正負面影響有所認識,才可以進一步設法取其利而避其害。

依據Eagle, et al. (2002)的研究,旅遊對自然地區可能帶來的益處和負面影響包括:

(一)益處
  • 增加經濟發展機會

- 增加地方居民工作機會

- 增加收入

- 帶動旅遊產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的多元發展

- 刺激地方特色產品的製造和開發

- 創造新興市場、賺取外匯

- 改善生活品質

- 增加地方稅收

- 學習新的職業技能

- 增加保護區和地方社區的保育和發展經費

  • 保護自然與文化遺產

- 維護生態運作過程和集水區

- 保育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物種和生態系)

- 保存、維護文化和建築遺產

- 創造經濟價值和保護資源,為地方居民帶來具體利益

- 透過教育和解說,傳達保育價值

- 向遊客和居民溝通和詮釋自然、文化和建築遺產的價值,造就新的、負責任的消費者世代

- 支持好的環境管理系統與措施的研究和發展,影響旅行和旅遊業的營運方式,改變遊客行為

- 改善地方公共設施、交通和通訊

- 協助發展保護區自給自足的財務經營機制

  • 提昇生活品質

- 提昇藝術和精神生活品質

- 實施遊客和地方居民的環境教育

- 建立旅遊地吸引人的風貌,帶動地區其他相容性產業(例如產品業和服務業)的發展

- 促進多元文化間的瞭解

- 帶動文化、手工藝品和藝術的發展

- 增進地方居民的教育水平

- 促進地方居民學習外國遊客的語言和文化

- 促進地方居民珍惜地方文化和環境

(二)負面影響
  • 對地質和土壤的影響

- 挖填方整地

- 採取土石作為建材

- 登山健行的踩踏行為

- 採集和檢拾岩石、礦物和化石

- 石灰岩等洞穴活動的破壞

  • 對植物的影響

- 大面積移除

- 遊客和車輛踐踏

- 採集和攀折

- 外來種入侵

- 火災

  • 對動物的影響

- 干擾、獵捕野生動物

- 破壞野生動物棲地

- 野生動物消費(山產、海產)

- 珊瑚礁採集和破壞

- 外來種入侵

  • 對水資源、水體和衛生環境的影響

- 露營、住宿和餐飲等取用水需求

- 划船、遊艇、水上摩托車、游泳、潛水等水上運動

- 固體廢棄物污染、廢水污染、船舶油污

- 水質優氧化

  • 對景觀美質的影響

- 丟棄垃圾

- 污染和破壞公物和景觀(例如噴漆、刻字、破壞圍欄或其他公共設施)

  • 對社會-文化的影響

- 地方特色和價值觀的改變或喪失(調適、標準化、喪失原味、迎合遊客需求)

- 文化入侵和衝突(經濟不平等、導因於遊客行為不尊重地方居民而來的敵視、工作等級差異)

- 社會壓力和衝突(資源使用衝突、破壞文化資產、與傳統土地利用相衝突)

- 道德問題(犯罪增加、童工問題、娼妓和買春旅遊)

{mospagebreak title=旅遊對自然地區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三、 世界遺產與生態旅遊

(一)   生態旅遊的定義、經營管理目標和國際發展趨勢

生態旅遊是一種特殊的旅遊類型,強調以自然為取向(nature-based),同時用以促進地區的環境、經濟、社會和文化的永續發展。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曾在1991年為生態旅遊下了一個簡要的定義:「生態旅遊是一種到自然地區的責任旅遊,它可以促進環境保育,並維護當地人民的生活福址」。世界保育聯盟(IUCN)在1996年進一步闡述生態旅遊為一種:「具有環境責任的旅遊型態,旅行到相當原野的自然地區,目的是享受和欣賞大自然(以及連帶的文化現象,包括過去的和現存的),這種旅遊活動的遊客衝擊度低,可以促進保育,並且提供當地人積極分享社會和經濟的利益」。


以上只是生態旅遊眾多定義中常為人引用的兩種定義。由於生態旅遊在過去二十年間有相當快速的發展,不同的團體和機構為生態旅遊列下不同的定義。國內學者曾整理國內外文獻,列出生態旅遊相關定義達六十多種,目前可以說並沒有「全球一致公認」的定義。雖然如此,負責規劃和推動2002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的兩個國際性組織-聯合國環境計劃署(UNEP)和世界旅遊組織(WTO),在2002國際生態旅遊年的說帖中,歸納出五項生態旅遊的特徵如下,相當值得吾人參考:

1. 生態旅遊是一種自然取向的旅遊型態,遊客的主要動機在於觀察和欣賞大自然和該自然地區內的傳統文化。

2. 生態旅遊應從事環境教育和解說。

3. 生態旅遊通常(雖非絕對)由地方性、小規模的旅遊業者所經營,遊客團人數通常不多。

4. 生態旅遊應將旅遊活動對自然和社會-文化環境的負面影響減到最低。

5. 生態旅遊透過下列三種方式來支持自然地區的保護:

    • 為當地社區、保育組織和主管機關創造經濟利益
    • 提供當地社區新的工作機會和收入
    • 增進居民和遊客對當地自然和文化資產的保育觀念

依據上述生態旅遊的定義和特徵,我們可以進一步從兩方面釐清生態旅遊這個名詞:我們可以視生態旅遊為一種永續發展的概念 (圖1),也可以視生態旅遊為一種旅遊市場類型 (圖2)。我們如果把傳統旅遊概分為商業旅行、陽光-沙灘渡假、體能和健身旅遊、鄉村旅遊、自然旅遊和文化旅遊等型態,這些旅遊型態的發展可以是永續的和非永續的,生態旅遊是一種新興的永續旅遊型態和市場類型,它的發展主要來自傳統的自然旅遊,再結合部分的鄉村旅遊和文化旅遊(Wood, 2002)。

生態旅遊為一種永續發展的觀念
圖 1 視生態旅遊為一種永續發展的觀念 (Wood, 2002: 10)



生態旅遊為一種旅遊市場
圖 2 視生態旅遊為一種旅遊市場 (Wood, 2002: 11)
























 

(二)   生態旅遊和世界自然遺產地的關係

國家公園之自然保護區
生態旅遊目的地常常是國家公園之類
的自然保護區,圖中近景為太魯閣國
家公園合歡東峰,遠景為奇萊主峰,
景象極其壯麗,由於位在敏感脆弱的
生態上游區,需要建立和遵守嚴格的
高山登山規範。

從事生態旅遊的自然地區常常是國家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地之類的自然保護區。世界許多自然保護區都是以美國國家公園系統作為典範,美國的國家公園系統創始於19世紀末的黃石國家公園,至今已有120餘年的歷史,經世界各國群相仿效,目前全球已設立國家公園和其他類型保護區總數已經達到約102,000個,總面積已佔地球表面積12.65%,比中國加上南亞和東南亞還大。然而這些統計數字並不代表自然保護區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上的成效,相反的,「人與公園的衝突」時常在全球各地發生。衝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源自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管理理念和方式-「保護主義」,即減少人的干擾,將居民完全移出,以求保障野生動植物的自然生長空間。許多保護區的經營管理強調「保護和純淨的」,這種將人排除的保護區管理方式,明顯的忽略了原住民、當地居民等的權力,也因此常遭受地方居民強烈的排斥,使保護大自然的工作遭遇相當的困難,管理的績效也難令人滿意。


於是科學家、保育人士、自然地區主管機關和環境保育組織有鑑於「人與公園的衝突」日益增加,開始重新思考這種「保護主義」所主導的自然地區經營管理方式,必須調整。他們主張生態保育和環境保護的長遠之計,應該使生活在自然保護區內和周圍的居民從保護區的管理中或觀光中獲得經濟利益,獲益的居民於是會起而保護這些讓他們獲益的自然和觀光資源,這個理論稱之為「權益關係人(stakeholders)」理論,目前已廣泛應用在許多國家的自然保護區管理和生態旅遊的經營上。 

謀求自然地區永續發展的「三生一體」
圖 3 謀求自然地區永續發展的「三生一體」
架構 (李光中、王鑫,2004)


生態旅遊是關心自然保育的人士和從事自然地區觀光的旅遊業者,經過多年的思考、實踐和經驗累積,所推出的一個新的旅遊型態。希望改採積極的保育行動,藉由精心規劃的生態旅遊,帶領遊客深度認識自然的奧秘和原住民、當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並積極地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環境付出貢獻。期望這樣的作法,能達到永續發展的三個目標:環境永續、經濟永續和社會永續,也就是一般所說的「三生三贏」:生產、生活和生態三者兼顧的目標(圖3)。 





 

{mospagebreak title=世界遺產與生態旅遊}

四、  世界遺產地的生態旅遊規劃

(一)   世界遺產地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

墾丁國家公園的風吹砂地形景觀
生態旅遊目的地常常是國家公園之類
的自然保護區,自然地景欣賞也是生
態旅遊的重要主題,圖中為墾丁國家
公園的風吹砂地形景觀。

在世界遺產地從事生態旅遊的規劃和經營應符合下列原則 (Strasdas, 2002):

 

  • 永續性(sustainable):生態的、社會的、文化的和經濟的。
  • 完整性(comprehensive):涵蓋所有和生態旅遊發展和經營有關的議題。
  • 跨部門的(cross-sectoral):基本上生態旅遊必須整合三種類型的規劃-世界遺產地環境管制和保育導向的規劃、旅憩導向的規劃、和鄉村地區的區域計劃。
  • 整合性(integrated):生態旅遊規劃應整合於世界遺產地經營管理計畫、其它區域級和區域級以上的相關計畫和政策。
  • 參與式的(participatory):涵括所有的權益關係人,並且特別重視地方社區。以生態旅遊行動計畫而言,這些權益關係人包括所有參與實施世界遺產地生態旅遊計畫的人和機構(圖4)。規劃工作最好由一群來自不同專業領域、機構和觀點的代表所組成,地方社組織、旅遊業者和政府機關等都應該有代表出現在規劃團隊中。
  • 過程導向的(process-oriented):強調持續性、彈性和回饋機制,計畫需要定期更新。
  • 可行性(viable):合乎實際、具財務可行性、經營管理導向。

世界遺產地的經營需要圖4中所有的人和組織的承諾、付出和支持,規劃過程中一定要使他們以有意義的形式參與,才能獲得他們的付出和支持。

誰該參與規劃過程
圖 4 誰該參與規劃過程?(Drumm and Moore, 2002)

 


































生態旅遊規劃和管理的最大挑戰在於平衡各種不同的、而且經常是互相矛盾的目標以及權益關係人 (stakeholder) 的興趣。  圖5顯示保育目標、地方參與目標和旅遊業目標等三者間如何協調和兼顧,如果只強調其中一項發展目標,經常會致負面的結果。

平衡自然保育、地方參與和旅遊業發展的新途徑
圖 5 生態旅遊 - 平衡自然保育、地方參與和旅遊業發展的新途徑
(Strasdas, 2002)




























(二)   誰來準備世界遺產地生態旅遊行動計畫?

從生態旅遊的定義看來,生態旅遊是有關權益關係人的參與。規劃過程應該要體現所有權益關係人的觀點,並使他們得以參與決策過程。生態旅遊行動計畫應該要建立在下列權益關係人的共識上 (Drumm and Moore, 2002):

  • 和世界遺產地發展有關的旅遊業者代表 (旅行社和導遊)
  • 受影響社區的代表
  • 地方主管機關、機構、非政府組織 (NGOs) 和其他對該地區發展生態旅遊有興趣的人和團體
  • 世界遺產地主管機關內瞭解環境現況、負責生態旅遊業務的職員。

為了使上述權益關係人達成共識,規劃過程必須採取參與式的方法,單單找來一些顧問或是旅遊計畫負責人來訂定生態旅遊計畫而後交給其他人認可是不夠的。然而採取民主的程序卻可能費時費力,但通常能得到較佳的結果。規劃過程的設計要使權益關係人感覺到生態旅遊計畫也是他/她的(即擁有感,ownership),如此他們才有興趣進一步參與計畫的實施。


民主仍需要領導關係 (leadership)。規劃過程應該考慮成為二種層次的參與:永久參與者和暫時參與者。永內參與者為幾個人組成的規劃團隊,他們在數星期或數月內將大部分時間投入規劃過程,他們負責一堆行政和辦公室事務來安排相關活動,並促進權益關係人的參與,他們有時也負責蒐集資訊以供規劃過程之調查階段之用。暫時參與者為其他所有參加工作坊、研討會和其它規劃過程的活動中提供意見、參與討論或決策的權益關係人。這些會議和活動乃是規劃過程的重要工作,規劃團隊負責組織這些會議和活動,並努力使權益關係人作最大的參與和投入。這種團隊的方法講究的是團隊成員必須經常互動,透過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交換彼此想法和意見。團隊互動好,規劃的過程就會更順利,規劃的結果和產品也會遠比個別參與者單獨貢獻意見要來得好。

(三)   生態旅遊行動計畫內容參考項目

以下為準備和撰寫生態旅遊行動計畫所應考量的十三個項目(Eagles et al., 2001; 李光中,2004e): 


1.目標:應清楚陳述該生態旅遊地的生態旅遊目標。


發展生態旅遊的總目標通常是保育當地自然與文化資源,並增進地方社區的福祉。
無論總目標和其它特定目標,應透過所有權益關係人的討論以獲得共識。
生態旅遊計畫的特定目標一般包括:

  • 環境目標

- 生態保育,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育、地景保育、水土保持、集水區經營以及空氣品質維護等

  • 文化目標

- 增進遊客和地方民眾的保育知識和識覺

- 珍惜當地自然和文化資源

- 使生態旅遊成為地方和國家文化的一部分

  • 社會目標

- 遊客滿足和娛悅

- 改善地方民眾的生活水準和技能

- 推行生態旅遊並具體說明生態旅遊可以成為大眾和套裝旅遊的替代方案

- 儘可能使社會各階層大眾可以有適當機會造訪和享受生態旅遊地

  • 經濟目標

- 改善地方和國家經濟

- 提供地方商業和工作機會

- 增加生態旅遊地保育和經營的收入

2.資源普查:應編纂一份現有和潛在可供遊憩使用的自然和文化資源清冊,分析資料並繪製成地圖。 


理想上的清冊內容包括下列項目:

- 自然和文化資源以及目前遊客量情形下的資源現況

- 旅遊組織和結構、旅遊活動、遊憩設施和遊客使用現況、遊客態度和期望

- 遊客的數量、分布、遊憩活動的時間和型態、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 現有的生態旅遊發展政策和計畫

- 生態旅遊地和周邊的旅遊潛力評估

- 生態旅遊業發展的限制

- 生態旅遊業發展的機會和地方技藝的運用

- 支持或反對旅遊發展的可能來源

3.夥伴關係:邀請地方民眾參與,這是關鍵。和地方民眾、旅遊部門、其他區域和地方機構等建立工作夥伴關係。


社區參與是生態旅遊的重要特徵。對於生態旅遊的發展和經營,地方社區和居民應伴演重要的、積極的角色,
享有更多的主控權和參與機會,並分享大部分的收益。生態旅遊希望帶領遊客深度認識自然的奧秘和原住民、當地
居民的文化生活,並積極地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環境付出貢獻,以達到永續發展的三個目標:環境永續、經濟永
續和社會永續,而這三項目標的兼顧,則必須靠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業者、民間團體、遊客、地方社區等「權益關
係人 (stakeholders)」的共同參與、規劃和經營,彼此間能夠建立起良好互動的工作夥伴關係。


應花時間接觸社區居民,並促進不同與趣和利益訴求的個人和團體間的夥伴關係。
促進權益關係人參與的步驟分為下列六個階段:

- 準備:進行權益關係人分析,找出關鍵的人和團體,使他們成為你的緊密工作夥伴

- 討論:與工作夥伴共同建立該地區的保育目標,並調查他們的意見和態度

- 建立共識:與工作夥伴共同釐清問題,並找出對策

- 發展行動計畫:與工作夥伴共同訂定行動計畫

- 實施:與工作夥伴分工合作實施行動計畫

- 維持後續動力:與工作夥伴定期檢討進展和績效,必要時共同修正對策和計畫內容

4.分區:運用分區規劃的方式來設定較高遊憩衝擊的地區,並保護生態敏感地區。

不當的開發活動或是過度遊憩行為,都可能對生態旅遊地的環境造成不可回復的衝擊,所以生態旅遊地應採行分區計畫來管理。例如國家公園即按照資源特性與土地利用型態可將國家公園區域劃分為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區、史蹟保存區、遊憩區、一般管制區等五個分區;又如國有林森林遊樂區可視其資源特性劃分為營林區、遊樂設施區、景觀保護區、森林生態保育區等四個分區。生態旅遊地的規劃應整合於當地相關土地利用計畫之中,並設定適當的分區和明確的分區經營目標。

5.旅遊承載量:建立生態旅遊地各分區的旅遊承載量,設立環境標準,並確保達到這些標準。

旅遊承載量指的是環境對於遊客活動和遊憩開發行為的容受度。它代表著一個地區所能夠容許遊客使用和相關遊憩設施的最大限度,一旦超越這限度,該地區的資源就會衰退,遊客的滿意度就會下降,該地區社會、經濟和文化等方面也可能遭受負面衝擊。旅遊承載量可分為:自然資源承載量、社會和文化承載量、心理承載量、經營管理承載量等。控制遊客衝擊的管理方法可以包括:分區計畫、使用者付費、開放時間、活動規範、遊客服務設施、遊客量管制、旅遊路線引導等。

6.適當的遊憩活動和設施:決定哪些旅憩活動和設施是相容的和不相容的,並設定相關政策。

相容的遊憩活動通常是低環境衝擊的、非消耗性的、能提升環境識覺的,並且能夠符合該生態旅遊地的目標。相容的遊憩活動也通常是小團體規模的。

透過分區規劃也可以指導相關遊憩服務設施和建設的相容性,當要建設相關遊憩服務設施時,應考慮:

- 只作必要性的最少量設施

- 設置可以協助遊客管理的設施

- 設施的結構儘量不干擾自然生態系統

- 設施的結構不應搶眼而使周圍自然景觀失色,並儘量使用當地傳統建築風格和物料

- 鼓勵環境友善的設計和建設,並考慮設置廢棄物減量和收集系統、能源節約系統、使用再生資
源、回收廢水、使用污水自然過濾系統等

- 住宿設施力求簡樸和舒適

7.生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影響評估:進行旅遊發展計畫的生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影響評估工作。

環境影響評估指的是針對開發行為或政府政策對環境可能影響之程度及範圍,事前以科學、客觀、綜合之調查、預測、分析及評定,提出環境管理計畫,並公開說明及審查。依據環境影響評估法的相關規定,遊憩區開發案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作業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提出「環境影響說明書」審查,如果環保主管機關認定開發行為有重大環境影響之虞時,則需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的審查。由於各類遊憩區開發案的規模和性質間有很大的不同,為了認定那些開發行為必須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環保署訂有「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其中規範了「遊樂區(含動物園)」、「森林遊樂區」、「風景區」、「休閒農場」、以及「國家公園遊憩區」等的興建或擴建,在規定的區位或規模下,就要依據「環境影響評估法」實施環境影響評估(劉宗勇,2002)。

8.環境教育和解說:發展針對遊客和地方民眾的環境教育和解說活動,以增進他們對當地自然環境、文化襲產、
社經和其他重要議題的瞭解。

解說設施和解說品,例如遊客中心、解說摺頁、書籍和多媒體等出版品,其設計應符合下列四項目的中至少一項:

- 增加遊客對自然和文化資源的認識

- 透過解說,改變遊客和居民的行為模式

- 向遊客和居民解說地方社區、相關組織和主管機關的經營目標,以爭取支持和認同

- 導引遊客進行遊憩活動的路線和遊程

環境教育和解說計畫應傳達給遊客一些明確的主題,讓遊客在解說過程中能夠學習、吸收和帶走。這些主題包含下列三項要素:

- 教育的:你希望遊客學習和瞭解什麼?

- 情意的:你如何帶領遊客體驗和感受?

- 行為的:你希望建議遊客採取什麼行為?

9.遊客引導:設計引導遊客活動路線的方法,以減輕負面的環境衝擊。

應考慮的問題例如:

- 目前遊客如何到達生態旅遊地?

- 應該規範遊客如何到達生態旅遊地?

- 目前遊客去生態旅遊地的哪些地方?

- 應該規範遊客去生態旅遊地的哪些地方?

- 遊客的遊程應如何設計?以什麼方式和交通工具?

- 遊客可以獲得什麼樣的體驗?

疏導遊客的方法可考慮:接駁車、步道系統、預約參訪、提供資訊服務、入口登記等方式。

10.市場研究:調查和分析旅遊市場以及遊客的需求和期望。

生態旅遊計畫必須瞭解和掌握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的期望,產品要透過有效的方式推銷到市場上。許多生態旅遊計畫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不能吸引足夠數量的遊客。某一地區的旅遊市場狀況的瞭解,往往來自不切實際的推測和經驗,而非根據研究的結果,所以經常誤導行銷計畫。


生態旅遊計畫必須掌握該地區與眾不同的地方特色,並找出主要遊客群的種類,提供各種不同的遊憩機會給不同的遊客,包括:有經驗的生態旅遊者、愛好自然和文化的一般遊客、登山健行者、以及從事環境教育的訪客等。與專業的導遊業者間建立緊密的工作夥伴關係是很重要的,尤其在生態旅遊推行的初期,多請他們提供建議,即時調整行銷計畫的內容。

11.產品開發和行銷策略:腦力激盪開發具有潛力的旅遊產品,影響不同類型的遊客來選擇;
塑造生態旅遊地的價值和意象,並擬訂行銷策略。

所有的生態旅遊產品,應在嚴格的企業管理計畫下,提供高品質的旅遊體驗。所謂高品質,是指滿足或超過遊客的期望。不同的遊客群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需要透過有效的市場研究來瞭解。

提供優質的生態旅遊產品有三個要件:

- 詳細掌握並確保所有種類的生態旅遊產品都能有效行銷。

- 確保生態旅遊促銷的品質和資訊的正確性,使遊客的期望和現實間不要有落差。

- 掌握地方特色。生態旅遊者愛好的是真實的和傳統的價值和體驗,他們不喜歡經過人工包裝和
加油添醋的東西。

優質的生態旅遊產品還包括以下要件:

- 該地區野生物和景觀的特殊性、吸引力和豐富度。

- 自然與文化的雙重體驗。

- 住宿的規劃和經營。

- 導遊和解說。

- 地方特產和傳統手工藝品。

- 民居生活體驗,包括傳統習俗。

- 遊客參與活動,包括參與保育計畫的機會。

無論何種生態旅遊產品的提供,都應該有妥善的企業經營計畫,這包括建立市場評估和行銷方法、切合實際的產品銷售細節、人事的安排與責任分工、以及成本和風險評估等。

12.監測:建立生態旅遊地環境監測計畫,定期評鑑該計畫的成效,以確保遊憩使用符合環境標準。

由於生態旅遊地區的生態環境敏感,需建立相關規範,以避免環境遭受破壞,確保生態資源永續利用。環保署於九十一年六月訂定了「生態旅遊環境監測機制」,目的在瞭解生態旅遊地是否有超出環境涵容能力之虞,俾能提供預警及事先因應。其適用對象包括:休閒農漁區、森林遊樂區、國家公園、農場、原住民地區、實驗林區、國家風景區、直轄市及縣市風景區等生態旅遊地。


依據環保署公告的「生態旅遊環境監測機制」,生態旅遊地管理單位應就環境特性及資源使用狀況,訂定環境監測計畫加以執行。如屬已經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通過之生態旅遊地,則應依原環評報告執行各項監測作業;如未經環評審查之生態旅遊地,則可參考環保署提供之「生態旅遊地環境監測計畫查核表」執行之。生態旅遊地管理單位應每年辦理環境監測初核,並由環境保護主管機關及生態旅遊權責機關會同複核。「生態旅遊地環境監測計畫查核表」所列的監測項目包括:空氣品質、噪音、水質、土壤、陸域生態、水域生態、棲地生態、垃圾質和量之變化、交通、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公廁、餐飲和住宿設施與服務等(劉宗勇,2002)。

13.資源需求和人員培訓:評估所需要的資源及其來源,並培訓相關人員。

執行高品質的生態旅遊計畫,地方社區和生態旅遊經營者需要指導、建議和支持。一般而言,短期的、技術性的訓練課程往往沒有什麼效果;長期的、包括「做中學」和職業訓練等課程效果比較好。此外,參訪、觀摩和借鏡其他有經驗的生態旅遊計畫實施地區,是增長相關知識和經驗的有效途徑。


生態旅遊地的經營單位必須具備下列八項旅遊專業能力:

- 瞭解遊客的需求和期望

- 服務品質管理

- 價格政策

- 行銷

- 旅遊業和資源經濟學

- 財務

- 旅遊業經營

- 解說服務

大部分的計畫都需要財務支援,針對目標明確的需求,給予優惠貸款和長期信貸,是很好的方式。向政府和其他金援機構說明生態旅遊計畫的成效,是繼續爭取更多的財務支持的必要步驟。

(四)   研訂生態旅遊守則的原則和步驟

隨著國際上生態旅遊風氣與需求日益提升,各國為了開放生態旅遊與兼顧環境保護,於是開始發展一系列的生態旅遊規範。所謂生態旅遊規範是指在操作或從事生態旅遊相關之事務(包括規劃、建設、活動、經營管理)時,可參考或依據的操作原則或守則或步驟、規則、指南,此類規範之制定有助於操作者或從事者順利進行生態旅遊相關之事務。


有關生態旅遊規範之研訂,可參考交通部(2002)研訂之「生態旅遊一般性規範彙編」中之各項原則與步驟,依規範對象之不同,分別訂定管理者、執行者、當地居民或遊客等四種生態旅遊的規範。或依保育對象之不同,發展特定物種或景觀資源的規範,例如「賞鳥守則」、「賞螢守則」、「賞蝶守則」、「賞鯨規範」或「山岳生態旅遊規範」等等。


以下依據觀光局(2002a)、朱芝緯、王鑫(2000)、朱芝緯(2000)、李光中(2003)等文獻,分別說明生態旅遊守則的目的、利益、發展步驟、相關組織和團體、技術、型態和設計方向等要點如次:

1.  生態旅遊守則的目的

- 作為政府機構、企業部門、社區利益團體、環境與文化方面的民間組織及與旅遊發展有關的其他單位之間對話的一種催化劑。

- 激發企業界與政府部門覺知正確環境政策與管理的重要性。並且鼓勵他們邁向高環境品質以達成永續性的企業。

- 提高國際與國內遊客覺知體驗自然與文化環境時,適宜行為的重要性。

- 促使當地居民注意環境保育與居民--遊客間的關係。

- 鼓勵企業部門、政府機關、當地居民與民間組織間的合作,以達成上列目標。

- 協助遊客規畫行程、協助旅客減低露營與健行所帶來的環境衝擊,以及促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環境、社會與經濟責任的遊客。

- 提供遊客專業的資訊,以提升保護區的服務品質並保護環境。

2. 生態旅遊守則之利益

- 促進自然環境的改善,激勵旅遊業能永續經營。

- 藉由守則,改善對旅遊地區的印象,並產生具競爭力的優越條件。

- 改善旅遊產品與服務的品質。

- 吸引政策支援。如此可幫助募集資金與形成新旅遊產品。

- 吸引遊客朝向對環境負責任的旅遊型態。

- 改善旅遊業的團隊精神與動機。

- 改善公司形象。

- 可藉由守則,促使公司以更有效的經營策略減低成本。

- 資助當地經濟與基礎建設,如此也能有利於未來的旅遊發展。

- 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品質。

3. 發展生態旅遊守則的步驟

- 必須建立研擬守則的基礎原則。例如:此地區是發展遊憩呢?還是以資源保育為主?

- 當基本原則達成共識後,即可開始發展守則。守則假設遊客適宜的行為是發生在一般情況下。如:在營地如何處理食物;如何處理所有的廢棄物。「帶走你帶來的東西」就是一條最典型的守則。發展守則的時候,通常都是針對當地特性的。這些守則都會變成管制規則的基礎。

- 規則可能從守則中發展出來。可藉由田野調查發現遊客的不當行為後,再據以訂出守則。

4. 守則研擬時須考慮的團體或組織

- 社區居民:可藉由帶領遊客,導覽社區文化的特性,而使遊客遵守當地社會風俗與文化的規則與守則。

- 私人企業:包含本國與外國的經營者、私人保留地、旅社、航空公司與設備供應者。這些成員將可協助遊客事先了解保護區。具地域性特色的守則最好是由保護區管理者與旅遊部門共同訂定。

- 非營利的環境組織:這些組織可提供保護區管理者與旅行業者專業的知識,並以共同合作的方式支援他們的需求。

- 旅行業者與其他解說工作者:藉由這些成員提供有用的現場資料,有助於擬訂守則。

5. 發展守則的技術

- 決定誰是守則的主要閱讀者,是一般遊客、旅遊業者或是特定團體。

- 確認守則的主題與要旨。例如:是以環境保育為主或是加強文化認同。

- 與領隊商量誰帶領遊客進入保護區。

- 取得研究遊客衝擊專家的技術支援。

- 蒐集研訂守則的伙伴們(如:旅社所有者、地區商人、資源管理者、當地居民等)所關心的重要議題。

- 以其他地區的守則作為研訂時的參考基礎。

- 建立一套客觀且明確的方法來評估是否達成目標,如監測步道的破壞程度。

- 將守則傳送於專家與當地居民之間,徵求修正與批評。

- 製作守則的分送計畫。

6. 守則撰寫之型態

- 撰寫守則常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但是撰寫出的型式必須十分口語化,要儘量避免專業用語,以免閱讀困難。

- 需要具備自我解釋性:解釋研訂守則的原因,並且盡可能使用例子來說明其重要性。

- 要用正向的用詞:避免使用禁止某種活動的語言,並且鼓勵有責任的遊客行為。

- 使用插圖與圖表來協助解釋其重要性。

- 守則的說明應盡可能符合大眾遊客的語言。

- 儘量使用再生紙。

- 守則應當附註野生動物最佳的觀察位置及方法、安全性勸告語及獲取相關資訊的指南。

- 在守則上也可考慮作遊客調查。

7. 守則的設計方向
  • 生態守則:常由自然資源專家依據其經驗中所認識的旅遊活動可能對地區生態系統造成的衝擊而撰寫。主要的議題有:垃圾處理、人造廢棄物的處理、遊客的餵食或觸摸、團體人數大小、露營地的配置、遊客觀景或拍照等。
  • 社會守則:最好是由當地社區製作。主要議題有地方文化與傳統、宗教信仰、衣著、語言、侵害私生活、打招呼方式等。
  • 經濟守則:是社會守則的一種。當生態旅遊發展後,生態旅遊遊客應瞭解旅遊對環境、文化和經濟的衝擊。因此考量遊客如何選擇欲獲得的服務及購買的產品(選擇行為)是相當重要的事。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減少旅遊利益漏損至旅遊地區之外。這樣才能提供當地居民最大的利益。經濟守則是新的觀念,可以說明發展生態旅遊所獲利益是當地居民的另一種永續的經濟活動。與經濟有關的守則如:購買地方產品、收取使用費與門票、使用當地居民所開設的旅社與餐廳、讓捐款能真正應用至當地的非營利組織,以及給予適當的小費。
{mospagebreak title=世界遺產地的生態旅遊規劃}

參考文獻

  • 1. Drumm A and Moore A. (2002)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 Manual for Conservation Planners and Managers Volume 1. The Nature Conservancy.
  • 2. Eagles, P., Bowman, M. and Tao, T.C.H. (2001) Guidelines for Tourism in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 of East Asia, IUCN.
  • 3. Eagles, P., McCool, S. and Haynes, C. (2002) Sustainable 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 Guidelines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UCN.
  • 4. Elcome, D. and Baines, J. (1999) Steps to Success- Working with residence and neighbours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plans for protected areas. IUCN,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uropean Committee for EE, Switzerland.
  • 5. Strasdas, W. (2002) The Ecotourism Training Manual for Protected Area Managers, Zschortau/ Germany: DSE-ZEL.
  • 6. Wood, M. (2002) Eco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Policies for Sustainability, UNEP.
  • 7. WWF International (2001) Guidelines for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Gland: WWF International.
  • 8. 劉宗勇(2002) 生態旅遊地環境監測計畫。永續森林-啟動綠色新產業願景研討會論文集。92年12月25-26日,台北。農委會林務局暨時報文教基金會。
  • 9. 朱芝緯 (2000) 永續性生態旅遊遊客守則之研究-墾丁國家公園為例,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http://www.geog.ntu.edu.tw/main/paper/r87228003/永續性生態旅遊遊客守則之研究_以墾丁國家公園為例.pdf)
  • 10. 李光中 (2003a) 生態旅遊的定義與發展背景,鄉間小路,29(1): 81-84。
  • 11. 李光中 (2003b) 生態旅遊與自然保護區,鄉間小路,29(2):84-87。
  • 12. 李光中 (2003c) 生態旅遊與世界遺產,鄉間小路,29(3)78-81。
  • 13. 李光中 (2003d) 生態旅遊與社區發展(上),鄉間小路,29(4):82-85。
  • 14. 李光中 (2003e) 生態旅遊與社區發展(下),鄉間小路,29(5):81-84。
  • 15. 李光中 (2003f) 生態旅遊守則,鄉間小路,29(6):82-85。
  • 16. 李光中 (2003g) 旅遊地區環境影響評估和監測,鄉間小路,29(7):82-85。
  • 17. 李光中 (2003h)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上),鄉間小路,29(8):74-77。
  • 18. 李光中 (2003i)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中),鄉間小路,29(9):74-77。
  • 19. 李光中 (2003j)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下),鄉間小路,29(10):76-79。
  • 20. 李光中 (2004a) 第五屆世界公園大會報導(上),鄉間小路,30(1):76-79。
  • 21. 李光中 (2004b) 第五屆世界公園大會報導(下),鄉間小路,30(2):78-81。
  • 22. 李光中 (2004c)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和步驟(上),鄉間小路,30(3): 92-95。
  • 23. 李光中 (2004d)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和步驟(中),鄉間小路,30(5): 76-79。
  • 24. 李光中 (2004e)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和步驟(下),鄉間小路,30(7): 82-85。
  • 25. 李光中、李培芬 (2004) 台灣的自然保護區,遠足出版社。
  • 26. 李光中、王鑫 (2004) 建立和評估自然保護區社區參與論壇之研究-以櫻花鈎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為例,台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36: 1-22。
  • 27. 觀光局 (2002a) 生態旅遊一般性規範彙編。交通部觀光局。(http://202.39.225.136/auser/d/2002eco/news/rule.doc)
  • 28. 觀光局 (2002b) 生態旅遊白皮書,交通部觀光局。(http://202.39.225.136/auser/d/2002eco/news/white.doc)
{mospagebreak title=參考文獻}

{mospagebreak title=111}
{mospagebreak title=5555&heading=777}

延伸閱讀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