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日本國家公園經營管理

採訪報導 臺灣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莊曜勵
照片提供 臺灣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

「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為我國與日本工程技術交流之一重要平臺,近年來「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每年均規劃高達數十項議題,研討內容包括節能減碳、都市發展防災、氣候變遷、永續發展及國家公園經營管理有關,由中國工程師學會邀請數十位日方政府機關、學界及工程技術界之菁英碩彥與會,與我國內各領域的產、官、學、研專業人士,進行廣泛周詳的交流,已成為極具影響力之研討會。迄今已舉辦30屆,本(31)屆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於104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舉行,本次研討會進行18組討論專題,有關國家公園經營管理議題,為自然環境共生技術協會事務局長西塔紀夫先生所帶來的「公私部門合作推動國家公園經營管理」,西塔先生為政務官退休轉任一般社團法人職務,工作生涯經歷日本國立公園維謢管理變遷,實務經驗豐富,並於12月2日上午10時蒞臨營建署演講,分享日本政府與居民如何一起努力找尋最佳管理國家公園的經驗。

日本自然公園分類

日本「自然公園法」,將國立公園、國定公園、都道府縣立自然公園,統稱為「自然公園系統」,成立之目的在於「為保護優美的自然風景地區,增進其利用,並提供為國民的保健、休養及教育感化」,分為以下3種公園:

「國立公園」:為具有國家代表性風景之自然風景地區,由中央政府的環境省長官指定之,是由中央政府來規劃管理。

「國定公園」:略次於國立公園之自然風景地區,由中央政府的環境省長官依地方政府的都道府縣之申請來加以指定,是由中央政府規劃,都道府縣管理。

「都道府縣立自然公園」:次於國立公園及國定公園之自然風景地區,是代表該都道府縣之自然風景區,由都道府縣指定規劃並自行管理。

日本自然公園面積一覽表
國土面積自然公園公園面積 / 國土面積 (%)
區分個所面積
37,796,173 國立公園 32 2,113,402 5.59
國定公園 56 1,350,694 3.57
都道府縣立自然公園 313 1,970,373 5.21
自然公園 401 5,434,469 14.38
2015 年 3 月 31 日,資料來源:西塔紀夫

截至104年3月,日本全國共有32座國立公園、國定公園56座、都道府縣立公園313座,總面積約有543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14.38%,其中國立及國定公園約占9.16%,國立公園是由環境省所掌管其執行業務,主要包括制定政策及保育目標,現在自然公園除對自然資源進行積極的保護之外,每年更有約十億人次前來休閒旅遊,因此自然公園對於自然資源保護及國民休閒遊憩之功能,極具意義。

自然公園法的制度變遷與沿革

由於美國自1872年設置了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之後,世界各國對美麗的風景及自然資源的保育開始蔚為風潮;而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國力漸強、經濟繁榮、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因此在昭和6年(1931年)制定了「國立公園法」,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前,已設置了瀨戶內海、雲仙天草、霧島屋久、阿寒、大雪山、日光、阿蘇、中部山岳、十和田、富士箱根、吉野熊野、大山等12處國立公園。

在第2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國際間自然保育風潮之推動及整個國民社會之進步,環境公害及破壞生態議題,加深社會大眾對自然公園重要性之認知與需求,但原先的國立公園法,對應屬都道府縣立自然公園及國定公園之間的關係並無明確之規定,事權複雜且不統一,於是在於1957年,重新制定了「自然公園法」。1971年設置環境廳,確立並將自然公園的保護納入行政體系,並於2001年推動環境廳及環境省的機關升格作業,大幅加強自然公園行政管理。2002年6月中央政府進行地方分權的改革,決定逐步停止地方政府的補助金,,西塔先生指出因為地方籌措財源情形不一,造成原有39縣級單位參與國立公園的管理,減少為21縣級單位參與國立公園的管理,其他18個國立公園面臨沒有縣級單位的人管理的窘境。

日本自然公園經營管理現況

論及自然公園之設立之標準以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生態系、地形地質等指標為原則,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已標示出日本國內知名生態、地形、地貌等敏感地區,爾後將會持續擴大自然公園之範圍,由於設立國立、國定公園需擬訂其計畫,與當地居民協調和溝通,目前列為暫定國立、國定公園仍在公告階段,進行居民溝通,未來將會提高公園之個數或增加其範圍。

國立、國定公園都需訂定「管理計畫書」。於管理計畫書中,詳細地按公園中各區域之概要、生物之考量,基於保全自然景觀之目的,制定其方針,並以此為基準,設置設施,推動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利用。全國由中央政府環境省設立區域性自然保護事務所,並配有自然保護官,從事推動自然保護及利用、生態解說等各様的管理業務。

1995年日本經濟泡沫化,開始了一連串行政體制改革,將中央及地方管理事務權責劃分,國立公園制度及經營管理也隨之面臨變革,但在2001年進行「三位一體」地方分權(將國家財源劃分為原國庫、地方稅及待移轉、分配的稅源),推動法定受託事務實施後,自然保護官事務所委由地方環境事物所進行受理民眾陳情意見,但是部分地方政府財源困窘,造成部分地方政府沒有意願承接國立公園事務,也間接造成地方意見反應困難。

2000年施行地方分權制度,中央對國立公園的管轄權原以委任方式,委請都道府縣等機關執行,2000年後改採實施法定受託方式,國立公園成為地方自治事務之一。但由於中央政府財政情形惡化,2002年中央政府逐步調降,甚至取消對於各都道府縣執行國立公園管理的補助金,現況日本各地國立公園的營運,由各都道府縣政府自籌財源,如果無法支持的話,仍由中央政府環境省設立區域性的自然保護官事務所,進行最低度的維護。這樣的行政改革作業對國立公園造成巨大影響,約半數的國立公園管理及環境整備大為退化,除了地方意見反應困難,設施老舊更新不易,外來種增加,也連帶使地方產業欲乏不振,難以支持及振興觀光業。

日本國家公園的未來展望

日本國立公園的應對之道,除了向歐美各國取經之外,日本國內NGO倡議由下而上的「協働」體制,也就是產官學共同協助辦理,並形成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的共識,目前這種實驗性的推動事務的方式,正漸漸推展中。以世界最高水準的山岳型國家公園為目標的上高地國立公園為例,去(103)年7月,日本環境省和當地觀光相關人員研訂的「上高地願景2014」方針顯示,為奠基5年之內的目標,將強化採用多種語言標注住宿設施和交通據點等指示語的措施,由旅館和酒店等組成的上高地旅遊觀光組合,也將充實接待外國遊客之經營管理體制。

揆諸其理念,就像我國環境教育內涵一樣,透過自然公園的設立,培育國民瞭解與環境之間的大地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並採取行動;除了能夠達到自然公園的妥善保護、利用,亦能夠讓當地的產業振興,採用由下到上的體制運作,彼此互惠雙贏,以達永續發展的目標。

西塔紀夫先生介紹上高地國立公園
西塔紀夫先生介紹上高地國立公園
西塔紀夫先生演講情形
西塔紀夫先生演講情形
西塔紀夫先生說明地方分權的影響
西塔紀夫先生說明地方分權的影響
詹德樞組長致贈西塔紀夫先生宣導品
詹德樞組長致贈西塔紀夫先生宣導品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