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南海上的璀璨指環─東沙環礁紀錄影片盛大發表

作者: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
圖片:陳品涵、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位處南海北端,距高雄約240海浬(約450公里)的東沙島,其湛藍海域下是許多海洋生物的天堂。南海的海流供予豐沛的養分,讓珊瑚環礁在歷經千萬年的更迭後,擁有世界級的環礁地景,而環礁外側則成為絕佳的生育環境,孕育出各類色彩繽紛的珊瑚。

若由高處俯瞰東沙環礁,就如一枚圓滿璀璨的指環,東沙島就是鑲嵌於翠綠指環上的一顆寶玉。

營建署詹德樞組長致詞(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營建署詹德樞組長致詞(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秘境之地 南海上的璀璨指環

東沙島不僅是南北候鳥遷徙過境的踏腳之處,亦是大型海洋生物的洄游路徑,生態與環境的多樣性,使得東沙島扮演著南海與臺灣周邊海域海洋生物種原庫的重要角色。天然資源豐富又位於南海航道上的東沙島,其同樣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及水下文化遺址,因此2007年東沙環礁正式劃設為我國第一座海洋型國家公園,以致力維護環礁棲地及海洋文化資產。

然而,東沙環礁離臺灣本島遙遠,且具有特殊的軍事地位,因此一般民眾難以有機會親臨島上,一窺東沙環礁的迷人風采,也使得東沙島的美更添上了一股神秘面紗,仿如與世隔絕的東沙環礁,時間就像是在這永遠停滯。

為能讓更多民眾瞭解與認識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園區內的豐富自然資源與人文歷史,海洋國家管理處特別籌畫拍攝「南海指環-東沙環礁」紀錄片,以陸、海、空全方位的角度,帶領民眾領略東沙環礁的獨特之美。並能在探索神秘東沙的同時,亦能喚起民眾對於海洋生態資源的重視,達到永續海洋的願景。

紀錄片發表 喚起海洋保育意識

影片以陸、海、空三面不同的視角,帶領觀眾從海域內外的環礁、海草床、潟湖等特殊海域生態開始認識東沙環礁,並進而將鏡頭轉至潮間帶生態與陸域海漂植物、昆蟲、鳥類等動植物,最後導引觀眾瞭解國家公園的保育及復育成果。

島上人力與物力的資源匱乏,使得「南海指環-東沙環礁」此部紀錄片的拍攝,在在顯得困難。此外,仍有許多未知、難以掌控的外在因素左右著影片的成功,像是天候、海象、潮汐,以及各種生物出沒的時機。

在「南海指環-東沙環礁」影片公開發表會的高雄現場,導演張育銘不僅與觀眾分享拍攝期間的各種挑戰,同時也感謝海巡署、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主持人宋克義教授、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成立的重要推手鄭明修教授等各界人士的相助,才能將璀爛迷人及生機蓬勃的東沙環礁盡收於鏡頭之下,躍然於世人眼前。

與會觀眾不僅為東沙環礁的絕美景致所讚嘆不已,同時與導演及海洋學者專家們的對談更是互動踴躍。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主持人宋克義教授表示:「研究往往是從影片中的某個畫面找到切入點後開始,再進而啟動更多研究相繼投入的良性循環。」

張育銘導演與宋克義教授回應觀影民眾提問,現場互動熱烈(陳品涵攝)。
張育銘導演與宋克義教授回應觀影民眾提問,現場互動熱烈(陳品涵攝)。

期盼「南海指環-東沙環礁」紀錄片能引領更多研究與保育資源的投入,一同關心東沙環礁這塊珍貴稀世珍地。紀錄片同時具有多國語言版本,以將我國在海洋生態保育的努力成果,傳遞給國外人士並提升東沙環礁的國際能見度。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成為生物的生命旅程中重要的一站,並在生物開啟下一次的生命漂移時,將勇於逐浪,向更高、更遠之處拓殖,呈現永續的海洋生命力。

與會嘉賓們於放映會結束後合照(陳品涵攝)。
與會嘉賓們於放映會結束後合照(陳品涵攝)。
與會貴賓合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與會貴賓合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