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公園萬象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時移境遷的河谷階地--天祥

作者: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國家公園季刊

天祥空照圖
天祥空照圖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天祥是中橫公路東段最大的據點,距離太魯閣約19公里處。大沙溪與塔次基里溪在此匯集成立霧溪,經過河水長年的堆積侵蝕,造就了多層次的河階地形,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內的遊憩區。此區餐飲店、飯店、公車站、停車場、郵局等一應俱全。

大約300年前,太魯閣族人從中央山脈西側濁水溪上游,翻越奇萊連峰與合歡群峰,東遷進入立霧溪流域,並選擇河谷階地定居下來,天祥便是其中的部落之一。太魯閣族人稱此地為「塔比多」,研判是族人遷徙後見四處皆有山棕(Tpdu),因而命名。

日治時代,當地曾經設置過佐久間神社,但隨著日本撤離而失修,加上颱風連續侵襲,很快便傾倒崩毀,中橫公路開通以後,神社原址改建為「文天祥公園」並樹立文天祥塑像,塑像背後刻有正氣歌,「塔比多」因此更名為「天祥」。

文天祥公園
文天祥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天祥頗具盛名的祥德寺也是中橫公路開通之後,為了發展觀光,由退輔會主委蔣經國先生倡議興建的佛教寺院。祥德寺座落於立霧溪對岸的高位河階上,周圍有大雄寶殿、天峰塔、白衣大士及地藏菩薩塑像等,在此可俯瞰對岸的天祥河階地形。

祥德寺
祥德寺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而舊天祥公路局客運車站旁種有數十棵梅樹,被稱為「梅園」,每年冬季梅花恣意綻放,雪白的花海香氣撲鼻,行走其中別具詩意風味。而這些梅樹亦是中橫開通後栽植,當年細嫩幼苗如今已成粗壯老梅樹,見證了天祥的歷史更迭及人文故事。

梅園
梅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