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還給國寶魚一個乾淨的流域 - 淺談臺灣櫻花鉤吻鮭放流與歷史棲地調查
第1頁,共5頁
人類的生活方式,從原始的狩獵採集,逐漸轉變為農耕畜牧,大片的森林、草地與濕地隨之消失,也因而直接或間接造成許多生物種的滅絕與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西元1992年,著名的生物學家Wilson估計,因熱帶森林的嚴重砍伐,造成每年約有2萬7千種的生物從地球上消失。濕地為地球上生物量最多的環境型態之一,根據統計,濕地雖佔全球面積不及6%,但其生物量卻達全球生物量的25%,漁獲量更高達90%。因此濕地面積的減少,無疑地將對全球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的衝擊。臺灣櫻花鉤吻鮭生活在環繞武陵地區的高山溪流中,要讓牠不受周邊環境的影響優游山溪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國家級濕地─七家灣溪濕地。圖/劉思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