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歷劫鮭來 重返榮耀:國寶魚臺灣櫻花鉤吻鮭的保育回顧與展望及27週年處慶 (同場加映: 天天的大冒險—2019年國家公園兒童劇巡演)

文字: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許萓琁
圖片: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臺灣櫻花鉤吻鮭是源自冰河時期遺留下的陸封型鮭魚,乃地球演化的重要事證,牠的發現、命名及保育之路起自於1919年日本學者大島正滿及其美國指導教授喬丹博士,今(108)年適逢臺灣櫻花鉤吻鮭正式命名100年,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雪霸處)於6月27-29日(星期四-六)邀請過去推動臺灣櫻花鉤吻鮭保育工作的前輩、日本金澤大學大島正伸教授(大島正滿孫子),以及各界關心保育工作的夥伴,共同舉辦「歷劫鮭來 國寶魚百年記活動」,透過武陵地區棲地現勘、鮭魚放流、保育論壇以及專題演講等活動,細數過去百年來臺灣櫻花鉤吻鮭的保育之路,並集思未來的保育策略與展望。

6月28日於武陵進行櫻花鉤吻鮭放流, 由左至右為林曜松教授、雪霸處處長楊模麟、 大島正伸教授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6月28日於武陵進行櫻花鉤吻鮭放流,
由左至右為林曜松教授、雪霸處處長楊模麟、
大島正伸教授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6月28日放流作業人員合照於 臺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前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6月28日放流作業人員合照於
臺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前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精彩專題演講 細數臺灣櫻花鉤吻鮭保育之路

6月29日(星期六)上午的專題演講,首先由大島正伸教授藉由圖片分享,講述祖父當年求學經歷,及一心嚮往研究臺灣淡水魚類,最終經由助手中村發現臺灣櫻花鉤吻鮭鹽漬標本,16年後親訪現地採樣,留下許多與原住民之間互動的有趣故事。緊接著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則對研究臺灣櫻花鉤吻鮭的各階段演進,做了更詳盡的說明。

中興大學林幸助教授藉由他長期在武陵地區的生態研究出發,建立不同尺度的模型,小自臺灣櫻花鉤吻鮭攝食網絡,大則跨溪流族群的生存模式,以科學宏觀角度看待各種狀況對櫻花鉤吻鮭產生的影響,進而找到關鍵因素,例如發現遊客活動影響不大但颱風暴雨影響巨大,才得以確實做好生態系導向管理。雪霸處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則闡述雪霸處過去25年保育歷程,推動「退壩還水於河,退耕還田於林」活動、歷史棲地放流、4支部落護魚隊誕生,臺灣櫻花鉤吻鮭數量從雪霸處成立之初的253尾調查記錄,至今已有6,821尾的成績。

演講後的座談會,專家學者們紛紛提出關於後續保育臺灣櫻花鉤吻鮭的見解。林曜松教授表達未來應朝向視覺化的宣傳手法,如利用動畫故事,讓民眾快速吸收相關保育知識。鄭達智教授則盼望未來持續進行拆壩工程,延伸棲地造林,並與當地原住民合作,共同進行宣導教育。最後營建署副署長陳繼鳴則重申國土計畫理念,由山連到海,建立生物廊道系統,以世代接棒、持續努力概念,創造自然永續的生態環境。

 

營建署副署長陳繼鳴致詞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營建署副署長陳繼鳴致詞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全體來賓合照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全體來賓合照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大島正伸教授帶來許多圖片, 分享祖父大島正滿一生經歷的故事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大島正伸教授帶來許多圖片,
分享祖父大島正滿一生經歷的故事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頒發紀念品向長期致力保育國寶魚的前輩致敬: 由左至右為雪霸處處長楊模麟、林曜松、 張崑雄、鄭明能(兒子鄭達智代表)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頒發紀念品向長期致力保育國寶魚的前輩致敬:
由左至右為雪霸處處長楊模麟、林曜松、
張崑雄、鄭明能(兒子鄭達智代表)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雪霸小行星命名發表會 浩瀚宇宙現雪霸

6月29日(星期六)下午則進行「雪霸小行星命名發表會」,邀請鹿林天文臺所長林宏欽分享鹿林天文臺的介紹與小行星位置。中央大學校長周景陽將小行星銘版贈予雪霸處處長楊模麟,希望傳達國家公園對自然資源保育的精神,將臺灣美麗的青山、綠水、藍天、星空,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雪霸處前處長鍾銘山(現任玉管處處長)亦到場致意,談及當初商請中央大學找尋小行星的機緣,爾後中央大學特別將鹿林天文臺所發現的第278956號小行星命名為「雪霸(Shei-Pa)」。小行星原為2008年10月22日由中央大學鹿林天文臺蕭翔耀及加州理工學院博士葉泉志所發現,並於2018年通過命名,大小約3.7公里,繞行太陽一圈5.71年(軌道週期)。

雪霸處表示,雪霸國家公園如同一座大型的自然博物館,境內無光害、少污染的特點讓其成為最天然的觀星教室,將278956號小行星以雪霸命名,從今以後雪霸小行星將在浩瀚的星空中閃爍,照耀著雪霸國家公園。  

小行星命名發表會開幕表演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小行星命名發表會開幕表演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雪霸小行星軌道圖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雪霸小行星軌道圖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命名發表會中頒贈小行星銘版 由左至右為中央大學校長周景陽、 發現者蕭翔耀、雪霸處處長楊模麟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命名發表會中頒贈小行星銘版
由左至右為中央大學校長周景陽、
發現者蕭翔耀、雪霸處處長楊模麟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歡慶雪霸27週年 環境教育活動熱鬧登場

6月29日(星期六)當天除臺灣櫻花鉤吻鮭專題演講及雪霸小行星命名發表會外,亦是雪霸處第27週年處慶,汶水遊客中心周邊場地舉辦了多場環境教育活動,包含紙芝居說故事、攀樹體驗和定向越野運動等,現場皆免費報名參加。定向越野邀請國家級教練採國際賽事規格進行活動,完成體驗可列印成績單並獲得限量雪霸背包、運動帽及完賽證書,相當受到歡迎。

雪霸處期盼透過各種環境教育活動,讓大家清楚認知自身於大自然環境中所肩負的重要責任與角色,期許有更多人投注關心,為永續生態環境一起付出努力。

定向越野邀請國家級教練採國際賽事規格進行活動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定向越野邀請國家級教練,採取國際賽事規格進行活動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攀樹活動讓大小朋友體驗 高空中執行生物調查的滋味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攀樹活動讓大小朋友體驗
高空中執行生物調查的滋味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自製的紙芝居讓親子家庭專注聆聽好故事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自製的紙芝居讓親子家庭專注聆聽好故事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同場加映: 天天的大冒險—2019年國家公園兒童劇巡演

內政部營建署累計至107年已出版10本國家公園兒童繪本(墾丁奇幻漂流記、鮭寶魚兒的願望、琪琪登玉山、小油坑探險記、皮皮的冬季旅行、風獅爺與好朋友、阿清與小蘭的海角樂園、奇萊山上找水鹿、東沙的守護神、好想要回家)廣受各界好評迴響。

今(108)年將10本繪本裡面的主要角色,重新編創故事為《天天的大冒險》兒童劇,全省巡迴6場次免費演出,邀請親子家庭一同觀賞看戲,透過中場臺上臺下雙向互動模式,讓大小朋友得以在故事裡思考及討論,或集思廣益尋找解答來參與故事劇情,藉此認識各國家公園獨特的自然環境,與演繹出人類可成為愛護地球好幫手的概念。

本次故事主軸為一位名為天天的小男孩,為了想讓死去的小狗球球復活,進而踏上找尋10棵生命種子的冒險旅程。天天上山下海,來到各國家公園與動物們對話,並學習實踐無痕山林、減塑守護環境等方式。故事中亦融入了原住民族勇士故事,為兒童劇增添不一樣的風采。

經由在臺中科技大學畢業的「學姊」王逸芝老師,帶領演出的昭凌戲劇社成員,多屬大二至大四學生,在兒童劇場6幕當中會出現的30幾個角色,須由大家共同分攤飾演,最多有一人分飾三角的情況。王逸芝老師亦商請熟識的樂團,包辦作詞作曲及音控事宜,將舞臺效果呈現的精緻豐富,盡可能掌握住每一分細節。

本年度巡演場次,第1場6月25日(星期二)晚上7點30分於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演講廳;第2場在6 月29 日(星期六)下午2點30分於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演講廳;第3場為7月2日(星期二)晚上7點30分於高雄市立圖書館B1小劇場;第4場7月4日(星期四)晚上7點30分於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第5場7月15日(星期一)晚上7點30分於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演藝堂;而最終壓軸演出場地,則在7月17日(星期二)晚上7點於新北市立圖書館演講廳,為此次國家公園兒童故事劇場活動畫下一個完美句點。

國家公園兒童故事劇場主視覺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國家公園兒童故事劇場主視覺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雪霸處副處長鄭瑞昌於6月25日首場致詞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雪霸處副處長鄭瑞昌於6月25日首場致詞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臺中科技大學校長謝俊宏於6月25日首場致詞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臺中科技大學校長謝俊宏於6月25日首場致詞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劇場中途安排邀請觀眾找尋實踐無痕山林的方法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劇場中途安排邀請觀眾找尋實踐無痕山林的方法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故事中亦融入了泰雅族勇士故事, 為兒童劇增添不一樣的風采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故事中亦融入了原住民族勇士故事,
為兒童劇增添不一樣的風采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6月25日首場閉幕,主角們與小朋友合照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6月25日首場閉幕,主角們與小朋友合照
(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提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