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電話:(07)531-3001
傳真:(07)531-3021
地址:804高雄市鼓山區萬壽路301號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官網

壽山、龜山及半屏山保留的綠地可說是高雄之肺  ( 康村財攝 )
壽山、龜山及半屏山保留的綠地可說是高雄之肺
( 康村財攝 )

我國第1座國家自然公園─「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於100年12月6日正式開園,此為第一座由下而上,經由地方民間保育團體發起推動而成立的國家自然公園。

認識壽山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範圍包含壽山、半屏山、龜山、左營舊城及旗後山等自然地形與人文史蹟,在行政區域包含高雄市鼓山區、左營區、楠梓區及旗津區等。其中,壽山位於高雄市西南隅,長期被國防部列為軍事管制區,直到民國 78 年,才開始逐步縮減管制區範圍。另外,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區域自民國 81 年起,台泥、東南、建台、正泰等水泥業者陸續結束採礦後,逐漸恢復園區生態,然而大量遊客湧入,濫墾濫建及侵佔公有土地等不法行為也與日俱增。為保護壽山豐富的生態體系,及追求永續發展,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柴山會)、高雄市野鳥學會等民間團體,於民國 86 年推動成立「高雄市壽山自然公園」,內政部營建署也自民國 98 年規劃成立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針對環境資源進行調查與考察,建置環境資源資料庫,以期為台灣保留更多樣完整的生態系、豐富的基因庫及歷史紀念地。

文明起點.歷史軌跡

距今2000年前,就已出現人類活動的痕跡。在16世紀荷蘭人進入此地之前,馬卡道族在此聚居,他們種植刺竹作為圍籬,以防禦海盜入侵。刺竹圍籬的馬卡道語「Takao」,音近「打狗」,成為高雄最初的地名。17世紀明鄭軍隊入主台灣,實施屯墾制度,本區為鄭軍屯墾地區之一。時至18世紀,清帝國取代鄭氏統治台灣,本區隸屬鳳山縣,同時為縣治所在地(即今左營舊城)。時至清中葉,清廷開放台灣港口對外通商,西方列強之一:英國,來到本區成立領事館及領事官邸。另一方面,為了日漸繁忙的海上交通,於旗後山上興建燈塔,時至牡丹社事件,迫使清廷正視台灣在海防上的重要性,於是因應措施之一,便是在旗後山上興建砲台。清代時期,此區商業興旺、人文薈萃,到了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將打狗山改稱壽山,而全臺第一座水泥工場淺野水泥株式會社,曾在此成立、採礦制水泥。戰後,國防部將壽山列為管制區,意外保留豐富生態,水泥業則自民國81年起陸續結束營業後,逐漸讓區域內生態恢復。

【左營舊城】

又稱「興隆莊」,據稱為明鄭氏軍隊在高雄地區所設的四個營鎮之一。目前在左營境內所保存的城池遺址,包括東門、南門、北門、護城濠及北門外的鎮福社、拱辰井等,為清道光5年(1825年)由官民合資興建而成的鳳山縣城,是當時台灣第一座以土石興建的城池。

【桃仔園遺址 & 龍泉寺遺址】

兩者皆為於壽山,桃仔園遺址是高雄市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文化遺址,推估年代約在西元前四千至五千年,出土文物包括陶器、石器等工具,並有貝塚及棺槨墓葬的遺跡,屬於牛稠子文化層。龍泉寺遺址的包括貝塚遺跡、陶器、石器以及獸骨等生態遺留。由於龍泉寺遺址的分佈年代,與歷史文獻上記載的馬卡道族打狗社活動年代可以銜接,因此一般推測兩者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

咸豐8年(1858年)天津條約及咸豐10年(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之後,打狗開放通商,英方於打狗設置領事館。本建築見證打狗開港後海洋經貿歷史發展,同時為臺灣第一座由英國工部出資興建的領事館官邸。

【旗後砲台】

旗後砲台與打狗山的大坪頂砲台、哨船頭的「雄鎮北門」砲台,互成犄角,結合成為一組防禦線。目前為高雄市市定古蹟,民國84年開放參觀。旗後砲台可分為三區:北區為兵房、中區為指揮區、南區為彈藥庫,砲台正門為漢式建築風格之八字牆,而門牆兩邊用磚砌的「囍」字作為裝飾,十分特殊。

【旗後燈塔】

清同治2年(1863年)打狗開港,商船往來日繁。光緒9年(1883年)於旗後山北端山頂上,興建漢式方形紅磚建築的燈塔,內設英製六等單蕊定時光燈,見距約 10 哩,以維護夜間船隻進出打狗港的安全。日治時期,燈塔重建,燈塔底層為巴洛克式建築風格,主體後方則是八角形磚塔,頂部為圓筒狀,設三等電燈,見距約20.5浬,並有24小時電報發報系統。今日所建的旗後燈塔,為日治時期所重建,清代所建的燈塔,僅留存基座部分於現今燈塔北邊。

地質.人文.生態.保育

位處高雄市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不但是高雄都會地區難得的綠帶,也是一座極其珍貴的自然寶庫,更承載了數百年來不同族群發展的歷史變遷。

台灣獼猴是壽山最受矚目的精靈 (營建署提供)
台灣獼猴是壽山最受矚目的精靈 (營建署提供)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位置示意圖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位置示意圖 (點此開啟大圖 )
左營舊城東門綿延的城牆 (康村財攝)
左營舊城東門綿延的城牆
(康村財攝)

身歷其境.地質教室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為高雄市獨有之珊瑚礁石灰岩地形,是第三紀至第四紀更新世,台灣島沉降所形成,以珊瑚礁石灰岩地形為主,也是海底上升為陸地的證據。此區地質由下到上可分為「古亭坑層」、「高雄石灰岩」、「崎腳層」、「壽山石灰岩」、「現代沖積及崩積層」等五個地層,而古亭坑層和高雄石灰岩為此區主體。距今20至46萬年前(更新世晚期),板塊運動拱出壽山,古亭坑層、高雄石灰岩層、崎腳層,發生大量褶皺、節理、斷層現象,高雄石灰岩層崩落的岩塊堆積在壽山東南部,而形成壽山、半屏山現在的形貌。 由於石灰岩多孔隙及節理裂面,經過長時間的地表水及地下水沖蝕、淋溶、沉澱作用,造成許多溶蝕洞穴,擴大節理裂隙,並在節理壁面沉澱,形成了鐘乳石、石筍、石柱、石壁等,為極具特色的地質景觀。

壽山壯麗的珊瑚礁石灰岩海岸 (康村財攝)
壽山壯麗的珊瑚礁石灰岩海岸
(康村財攝)

豐富多元.生態天堂

遇見 SUPER STAR

壽山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以特有種「台灣獼猴」最為著名。台灣獼猴為雜食性動物,喜歡群居在一起,習慣在清晨和黃昏時段覓食,以植物果實或嫩莖葉為主食,但隨著季節改變,偶而會吃昆蟲。雖然牠們很親近人類,但不建議您餵食,因為要讓牠們保有覓食的天性,牠們才有能力繼續在這片大自然中繁衍下去。其他常見的動物尚有赤腹松鼠、山羌、白鼻心及穿山甲。其中山羌和台灣獼猴目前被列為保育類動物。除了探尋樹林間的動物,天際也有許多精彩的嬌客,如鳳頭蒼鷹、五色鳥、紅尾伯勞、台灣畫眉、小鼻蹄蝠、紅紋鳳蝶、黃裳鳳蝶等,等您發現!

植物美樂地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內的植物生態,可從當地的地質特性說起,大部分屬珊瑚礁石灰岩,但這樣的地質卻意外造就了珍貴的特殊生態,更孕育出重要的代表物種,如全台灣分佈面積最大且密度最高的山豬枷、台灣特有種—密毛魔芋及台灣魔芋、恆春厚殼樹、台灣海棗、小刺山柑、構樹、血桐、黃槿、腺果藤、稜果榕等,植物種類達800多種。夏季因西南季風吹拂,有侯鳥帶來的菲律賓群島的熱帶植物種,冬天則有東北季風與鳥類帶來的中國華北、華中及日本的溫帶及亞熱帶植物種,區內雖多為珊瑚礁地形,受限發展為次生林的樣貌,卻能夠有高度歧異性的物種並存,帶來相對豐富的生態。所以前來此地探訪,別忘了帶本植物圖鑑,邊走邊對照,您會發現每一步,都有難能可貴的植物生命力,對您輕輕召喚。

遊賞壽山.自然好景

「壽山全記錄」之旅

壽山登山步道健行,沿途賞玩壽山特殊的珊瑚礁、石灰岩地形,台灣原生種之台灣獼猴生態,及豐富的植物與鳥類資源。同時可參觀台灣水泥工廠的生產遺跡,以及開採水泥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回程至山腳下的元亨寺或龍泉寺參拜,體驗在地信仰的宗教文化。

「打狗百年風情」之旅

參觀龍泉寺遺址,遙想千百年前先民生活景況,回顧曾經存在的平埔族馬卡道人的生活。接著前往左營舊城,體會明鄭軍隊的在地屯墾,以及清帝國的城牆文明。隨後再轉到哨船頭山丘上的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重溫清中葉港口開放對外通商的異國風情。最後來到旗後燈塔,向百年來固守崗位,為遠來船舶指點迷津的燈塔與人員致敬。

「壽山生態風情畫」之旅

在專業解說人員帶領下,觀察壽山獨特的珊瑚礁地形,包括外觀、觸感、質地紋路等,以及珊瑚礁與石灰岩地形上發展出的植被與昆蟲生態。接著可以嘗試從鳥叫聲來辨識鳥種與方位,利用望遠鏡近距離觀察棲息狀況。最後不可錯過的是台灣獼猴,由於台灣獼猴在此地繁衍眾多,除可觀察單一獼猴的行為特徵,更可瞭解家族生態,以及與人類的互動關係。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人文自然旅遊資源表
資源分類 項目 據點
自然生態 特殊地形
與景觀
北峰極樂洞、大小猴洞、蓮花洞、新娘洞、井觀洞、三合洞、南極洞、兄弟洞、林姑洞、馬蹄洞、龍洞等碳酸鈣所沉澱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石壁、石簾、石藤等景觀。蛇岩、大峽谷等高位珊瑚礁石灰岩地形
氣象 旗山夕照、江港歸帆、翠屏夕照、猿峰夜雨、鼓灣濤聲
動植物 榕樹、咬人狗、刺竹、山豬枷、台灣海棗、細穗草
赤腹松鼠、山羌、白鼻心及穿山甲、臺灣獼猴
山景 壽山、半屏山、龜山
產業遊憩 港灣、碼頭 西子灣
人文史蹟 遺址 北柴山西北側舊桃仔園聚落海邊的桃仔園遺址、龍泉寺遺址 ( 龍泉寺後方無名小溪及其支流所流經地區 )
古蹟 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旗后砲台、旗後燈塔、左營舊城
寺廟 十八王公廟、山海宮 ( 區域外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