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從氣候變遷到政治經濟─「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為氣候變遷帶來的改變

作 者: 臺灣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 編譯

文章來源:AS WE PREPARE FOR THE UN CLIMATE TALKS, A LOOK AT WHAT’S CHANGED SINCE COPENHAGEN

全球政治層面局勢歷經多年「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後,有著顯著的進展,其中又以中國、美國兩個世界上最大碳排放國最為明顯:中國願意和美國同臺,並皆提出減碳承諾。

 

許多研究顯示,氣候變遷的處理對於經濟的發展是有效益的,而為達成碳排放量限制進行改善的同時,人類也須有因應措施,才有辦法能同時享受經濟豐收的果實。另外,由富裕國家協助貧窮國家進行減少排放量以適應氣候變遷的「氣候融資」,也逐漸隨而竄起,許多企業都在觀望,包含需考量長期風險的保險業亦已開始採取行動。


2014年開始,許多國家也開始產生各種大型的公民集會運動,比如紐約的「人民氣候大遊行」。這些公民運動由個人、企業、機關團體發聲,在在彰顯著公眾團隊的力量已逐漸產生發酵,並為此國際氣候會議帶來進一步的影響力。

 

碳排放的挑戰

在所有協助減少碳排放的機制裡,碳交易曾佔據極重要的地位,但在歐盟排放交易體制幾乎崩解,以及富裕國家使用太陽能與風能建設來資助貧窮國家以抵消碳排放量後,經過一連串打擊已幾近垂危。而隨著碳的價格下跌與用途增加,高碳燃料於世界各地興起,尤以貧困國家因興建許多低效能與老舊的電廠,而成為此現象問題的主要源頭,許多具領導地位的團體如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已對此提出警告,這些問題將會是在處理氣候變遷上最嚴重的威脅,而全球將會繼續處於高排碳量的困境中。


當世界人口總數已突破70億,且貧窮人口隨總人口數增加時,確保每個人皆能擁有充裕的糧食、擁有安然的生活以及良好的生命能量有其複雜性,多位科學家表示,在不超過氣候變遷門檻的情況下,或可期望能達成其目標,但將會是一場很拼的硬仗。

經由「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的引導下,各國政府對此困境所願意做出的調整與協議是於此立基點下可貴的產出。但是否要聽取科學家、公民運動與企業團體的聲音,最後決定權仍掌握於各國領袖們的手中。

許多國家發起各種大型的氣候變遷公民運動,為國際氣候會議帶來進一步的影響力。((圖片引用自flickr//創用 CC (Creative Commons),攝影Andrew))
許多國家發起各種大型的氣候變遷公民運動,為國際氣候會議帶來進一步的影響力。((圖片引用自flickr//創用 CC (Creative Commons),攝影Andrew)

延伸閱讀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