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那些經典照片所說的故事

採訪報導 臺灣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莊曜勵;專業潤稿:方偉達 副教授

照片提供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臺灣擁有豐富的資源和鬼斧神工之景色,隨著時代的變遷,臺灣風貌也不斷地更迭演化,這些臺灣的集體記憶和歷史見證,都該被記錄下來,因此今(104)年太魯閣國家公園及陽明山國家公園不約而同舉辦攝影展,分別以「太魯閣之美」、「陽明山與臺北的變遷」為主題,歡迎喜愛自然、人文歷史、攝影創作或關心生態環境的朋友逕行前往觀賞。

捕捉世界級的美-太魯閣經典攝影展p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太管處)於民國75年成立,是一座三面環山,一面緊鄰太平洋的山岳型國家公園,由立霧溪貫穿其間,連接了山海。峰壑相連、山高谷深是地形上最大的特色,區內90%以上都是山地,另外的特殊地形還有圈谷、峽谷、斷崖、高位河階,以及環流丘等風貌。

其峽谷殊異的地質構造與現象,使得植物大多屬於陽性且耐旱適應石灰岩地形,生長在貧瘠環境石灰岩地形的植物,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如清水圓柏、清水金絲桃、樟葉槭、臺灣蘆竹,桑科榕屬、莢迷類植物等,是許多植物研究者相當嚮往的聖山之一。每逢秋冬時節,蒼翠的山林隨著溫度與濕度的變化,常見的青楓、九芎、無患子、阿里山千金榆等樹轉為點點黃紅,粧點出太魯閣秋冬的獨特風情,萬分迷人。峭壁千仞的峽谷地區,可發現臺灣獼猴、長鬃山羊、臺灣野豬、大赤鼯鼠、赤腹松鼠等哺乳動物的活動蹤跡,以及烏頭翁、小雨燕、綠繡眼、紫嘯鶇、頭烏線等約90種鳥類活動此間;砂卡礑溪谷是溪流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大多數是屬於河海迴游性的物種,如蝦虎科、鱸鰻、臺灣絨毛蟹等,是太魯閣地區終年觀察溪流生態的最佳場域,另外碧綠神木一帶,每逢秋冬之交,層層黃紅,繽紛飛舞,甚是美麗,由於森林層次複雜,所以具有極高的生物多樣性,亦可堪稱是野生動物的快樂天堂。

太管處成立迄今共舉辦過15屆攝影比賽,企盼藉由繽紛多樣的生態影像紀錄,鼓勵民眾走進太魯閣親近大自然,並進而認識國家公園、關心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育議題。今年自9月3日開始,太管處彙集民國91年起累積的攝影比賽優選作品於遊客中心特展室展出「經典攝影展」,共計21幅作品,主題涵蓋太管處園區內之山川地景、自然景觀,以及野生動植物生態,有合歡山的雪花紛飛與杜鵑盛開之美、砂卡礑的水石奇景等,更有攝影者捕捉到大冠鷲理容瞬間的珍貴畫面,展覽將持續至104年12月底,太管處敬邀民眾前來觀賞,錯過可惜。

陽明山攝影展-草山、台北400年古地圖老照片展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陽管處)於民國74年成立,以大屯山火山群為主體,是全世界最鄰近都會區的火山群,園區內有大小油坑、馬槽、大磺嘴等地,到處可見黃色硫磺結晶,如夢幻般地騰升煙霧,其自然生態環境變遷,特別是地景和植群的改變,與當地不同時空之下所發展的產業興衰有關,如為了烘焙茶葉而種植相思樹,使今日陽明山海拔600公尺以下的地區到處可見相思樹林。

在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裡,臺灣是當時西方海權各國競相覬覦的地點,而位處北臺灣戰略地位要津的陽明山,格外顯得重要,透過以前的圖資,呈現出19世紀間以「奇異國文化」與「蠻荒探險」的好奇心態,所解讀臺灣之風貌;爾後日本領臺,將臺灣的政治中心由臺南遷至臺北,陽明山則規劃成為臺北後花園,有許多的高官、商社、株式會社至此興築溫泉別莊、招待所或俱樂部,儼然成為日據時期的陽明山特有的溫泉及賞花文化。另外像是觀音山夕陽、大屯山雪景、竹子湖梯田、雨後淡水、淡水河畔扒龍船、臺灣神社、北投與陽明山溫泉等風景,常為日據時代生活在臺北的藝術家,拿來構圖創作的重要景色。

今日在陽管處的各山頭上,向下遠眺即是大臺北都會,假日有許多市民都會開車上陽明山,再往下續行至後山的芝山、金山、石門與萬里等沿海地區,眺望海洋風光;而北海岸沿海居民,則會循著昔日老祖宗所開闢的古道,將當地特有的海產、農作物、手工藝品等,拿到前山的臺北市來販售。隨著時代的進步與變遷,陽明山伴隨著大臺北都會區不斷的改變,而這些改變的軌跡,都被記g錄成為歷史。

陽管處自今(104)年10月1日開始於陽明書屋舉辦「草山、台北400年古地圖老照片展」活動,藉著得之不易的水彩、水墨畫、鳥瞰圖、紀念戳章、紙鈔、繪葉書或明信片等歷代古地圖、舊影像等文獻,呈現不同年代下多元的陽明山,以及多元化的先民產業變遷,展現陽管處深度的人文歷史風貌。本次展覽期間至104年12月31日,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快點把握機會前來欣賞,如欲獲取活動相關資訊,可由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或電話查詢。諮詢電話:(02)2861-1444。

p p

太魯閣經典攝影展

陽明山攝影展的活動摺頁充滿懷舊之氣息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