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海洋保育 永不止息─墾丁國家公園珊瑚礁保育系列活動

作者: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

圖片提供: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林于凱老師

特別感謝: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林于凱老師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每年都會辦理一系列珊瑚保育活動。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每年都會辦理一系列珊瑚保育活動。

海洋生態狀況如何?其實問漁民最清楚。「都抓無魚,魚越抓越小……」、「臺灣漁業到我們這代就結束了……」這些出自於六十、七十歲老漁民的嘆氣,不僅是臺灣漁業現正面臨的窘境,也是全球海洋環境正面臨的重大課題。

人與海洋的關係相當緊密,現所面對的海洋危機,如過漁、酸化或是海廢等,追本溯源,其實都和人類有關。龍王鯛與隆頭鸚哥於103年已被行政院農委會列入野生動物保育名錄,屬於珍貴稀有(Ⅱ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由於過度捕撈,前者族群量估計全臺恐不到30隻,其族群幾近絕種。馬糞海膽曾在澎湖及墾丁海域有豐富的資源量,但是這幾年來數量少了很多;低棲型的海洋生物如白鯧、黃魚、肉魚、金線魚及烏賊等等,數量亦都急遽下降。而除了保育魚種外,拒吃珊瑚礁魚類更是需要被呼籲,珊瑚礁魚類族群消長影響珊瑚礁生態系平衡,一旦生態系統失衡將面臨崩解,也將衝擊人類生活。

 

用心 與海相映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每年都會於珊瑚產卵季節,辦理一系列珊瑚保育活動,透過攝影比賽、主題特展、學習活動、科普講座、海岸淨灘活動與音樂會、夜間珊瑚產卵監測、創意市集等各種動靜態的活動,將永續海洋的觀念帶給參與的民眾。

於4月30日舉辦的「留住藍色珊瑚海講座」中,分別請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陳麗淑博士、中央研究院陳昭倫博士、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陳慧如技士、柯金源導演,以及「海龍王愛地球協會」的林于凱老師等5位專家學者進行主題演講。演講活動前,編輯小組先與林于凱老師取得聯繫,請老師深入分享愛海理念的宣達與心得分享。

林于凱老師表示,漁業資源的永續發展,除了政府上對下的管理方式外,從消費團體由下而上的影響,是另一可行方向。消費者形成的市場力量,將回頭影響漁業的生產方式,例如:水產品「產銷履歷」、「生態標章」的建立、「負責任漁撈」概念的推動等,都將有利於創造環境及資源永續的產業。因此,如何提升國內消費者對於海洋保育的觀念,會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而其本身對海洋保育所關注的核心,就在於「消除非法與破壞性漁撈,建立永續海鮮標章制度」,透過海洋專業的路徑,以「政策倡議、國會遊說、執法關注」來守護海洋,才能讓四面環海的臺灣成為愛護海洋資源的永續經營國家。

「臺灣堪稱世界密度最高的漁港,卻同時存在數量極多的消波塊,海裡的廢棄漁具、塑膠垃圾,都成為海洋生態殺手,也讓原本相當有潛力發展海洋觀光的條件逐漸喪失。」所幸,有些社區開始意識到海洋保育的重要性,開始自發性限制破壞性漁具的使用、進行資源保育區的巡守、清理港口廢棄物、發展生態旅遊等等,都讓臺灣海洋能有喘息的機會。

藉由參與海洋淨灘活動,才更能體會隨手製造垃圾,將對海洋造成多大的傷害。
藉由參與海洋淨灘活動,才更能體會隨手製造垃圾,將對海洋造成多大的傷害。

而對於海洋保育的在地行動,小琉球與國家公園的案例,都給予林于凱老師很深刻的印象。

2013年屏東縣政府實施「距岸3浬海域禁止使用、並禁止攜帶各類刺網具進出琉球各漁港」的措施,這是國內少數由漁會自行發起禁止刺網漁具使用的案例,而後也證明禁用刺網的保育措施,讓消失已久的海龜回來了。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園區內近期由海洋公民基金會推動的底刺網收購行動,也是在地公民力量展現的另一實證;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所推動的「海洋友善餐廳」計畫,則是近期值得關注的在地行動。

「我們深信海洋是全民的,身為海島國家的子民,有責任也有義務關心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海洋。期待臺灣不久後即將成立的海洋委員會能增加專業人力的配置,並且將海洋資源保育作為優先的執法重點,落實在地的執法能量,並且達成海防解放,便利民眾在內水間的活動,從認識海洋開始,讓臺灣成為真正的海洋國家。」

林于凱老師解說「好魚慢食-負責任消費」的概念。 林于凱老師於萬里桐清除海洋廢棄物。
林于凱老師解說「好魚慢食-負責任消費」的概念。 林于凱老師於萬里桐清除海洋廢棄物。

 

傾聽 海潮之聲

聽完講座活動,接著聆聽「潮浪織歌─海洋音樂會」來放鬆一下心情。由SURE、墾丁國小十鼓樂團、高士古謠隊、嚴瑞祥先生與陳麗萍女士吉他月琴合奏、浮浪­拱打擊樂團、Gili等音樂團體進行演奏,在表演者動人的樂曲下,浮躁的心情也隨著夕陽一同沉入了海底。

夜間珊瑚產卵的影像監測以及珊瑚產卵影像直播,也是海洋迷們期待的項目之一。曾因拍攝墾丁珊瑚而獲得「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最佳水中攝影獎的蔡永春老師,於28日晚間下水監測時,即觀察到有2種表孔珊瑚及2種微孔珊瑚開始大爆發釋卵,並發現這兩年墾丁海域的小規模珊瑚數量已逐漸增加許多。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所提供的珊瑚產卵即時影像監測,讓不能親自下水觀賞的民眾,也能欣賞跳石海域珊瑚產卵時的震撼美景。

海洋保育是全民運動,愛海行動也應隨時落實於生活當中,比如隨身攜帶環保餐具、不使用一次性塑膠、節能減碳、垃圾減量等。每個人都是海洋守護者,從日常家居生活中及以自身飲食選擇來愛護海洋,以永續海洋環境更美麗的存在。

「潮浪織歌─海洋音樂會」帶來以聲入景的動人音樂。 「潮浪織歌─海洋音樂會」帶來以聲入景的動人音樂。
「潮浪織歌─海洋音樂會」帶來以聲入景的動人音樂。 「潮浪織歌─海洋音樂會」帶來以聲入景的動人音樂。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