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他山之石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塑造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的黃石十大事件

撰文/攝影: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副處長游登良

 

Profile
游登良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副處長游登良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後就到處服務至今,曾任解說教育課課長、秘書。熱愛自 然觀察、攝影、寫作、旅行,足跡遍及世界各國家公園。




黃石國家公園美麗動人的影像將永遠烙印在我的腦海:老忠實湧上藍天的噴泉、馬默斯白中帶黃的石灰華梯田、有如藍寶石鑲紅黃翡翠的地熱溫泉、有紅黃白紫顏色的黃石峽谷、成群的野牛與四處遊走的土狼……,我終於實現了多年的夢想,昔日只能在書上看到的美麗照片,當親臨目睹時卻有虛幻不真實感覺,一種感動與興奮。


我們像大多數到訪的遊客一樣,是來黃石國家公園朝聖的。或許有人會問黃石國家公園是否比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國家公園更大、遊客量是否比大煙山國家公園更多、設施是否比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更完善、它的經營管理是否比哥斯大黎加新設的國家公園更具創意?甚至有人會說黃石的自然景觀沒有冰河國家公園壯麗、或有人因未能看到在路邊乞食的黑熊而抱怨這兒的野生動物沒有非洲那米比亞的國家公園來得豐富與多樣,但這些意見或批評都不可能稍稍減損它在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育執牛耳的地位,對美國人而言,黃石國家公園就是美國的國家精神象徵,對全人類而言,它就像耶路撤冷永遠是回教子民朝聖的地方一樣,黃石永遠是世界其它國家公園學習的對象。


黃石國家公園自1872年成為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以來,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從毫無章法以吸引遊客為主的旅遊管理,到兼顧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的經營模式,逐漸摸索出一套獨到的黃石國家公園模式,成為世各國競相仿效的對象。有那些重要事件促成黃石國家公成為現今的模樣呢?黃石的檔案管理員惠特理斯(Lee H. Whittlesey)在公元2000年到來之時列出黃石十大事件,所指的十大雖有爭議但仍可看出黃石的歷史與發展。


黃石最重大的事件首推1872年黃石國家公園的成立,不但對黃石本身同時也對全世界深具意義。雖然現在國家公園的概念已廣為世人接受,可是當初要把大片土地劃歸聯邦政府管理並禁止所有的開發,確實引起不少爭議。國會立法成立國家公園時特別指出:為保存和限制人們居住、佔據、或買賣…,作為一處公眾公園或提供淘冶國民性情和共同利益的歡樂埸所。


接著是1871到1881黃石動物被大量屠殺,事實上直到1883年二月黃石狩獵仍屬合法,在國家公園成立的前十年因無法可管或無人執法,造成許多動物如灰狼、山獅、紅狐、山貓、浣熊、臭鼬及一些魚類的滅絕或稀有,部份動物至今仍無法恢復原有之族群量。


1883年北太平洋鐵路開到黃石附近,對黃石地區的發展與觀光有極大的幫助,年遊客量從1000人突然劇增到5000人,住宿與交通的需求促使旅遊業進入黃石,同時也深深影響國家公園早期以遊憩為主的經營目標,這條鐵路持續運送遊客到黃石,直到1948年為止,貨運業務也在三年後終止。


1886年美國騎兵隊在各界期待下接管黃石國家公園,最重要的意義是軍隊有人有錢,雖然那時仍沒有完備的法律可據以執行公園管理,可是他們仍有效阻止了公園內盜獵歪風。騎兵隊的管理一直持續到1918年,當時設在馬默斯溫泉的司令部與營房至今仍完好並作為遊客中心或管理設施,而國家公園署接管後也將騎兵隊的官兵接收成為公園巡邏員,現今美國國家公園管理人員的制服仍可看出到騎兵隊的影子。


至今仍效力無窮的1894年萊曦法案(Lacey Act),嚴格保護國家公園裡的動物,依法控告盜獵者及判刑,同時允許公園執法人員追訴如破壞石灰華階地等其它輕度罪刑,法案並授權動用法律程序派任聯邦行政官員。法案是由愛荷華州參議員萊曦所提出,他在1887年前往黃石公園時,在馬默斯溫泉附近被強盜搶劫。


直到1915年汽車才被允許進入黃石公園,從此汔車取代馬車成為遊園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隔年的1916年負責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的專責機構國家公園服務署成立。看似毫無關聯的兩件事其實有其因果關係。汽車的進入園區改變了一切,原有的馬車道必須拓寬整修,乘車遊客大量湧入,而美國新的國家公園也如雨後春筍般接二連三成立,一個能同時管理野生動物、遊客及統籌美國許多國家公園的單位便因應而生。


塑造今日美國國家公園經營管理方向的里奧波報告(Leopold Report)於1963年公佈,不僅影響黃石公園的管理方針,也同時架構國家公園服務署轄下所有單位之經營目標,鼓勵採用生態系經營理念以保存公園成為「原始美國之圖像」。公園野生動物政策終於改弦易轍,停止將糜鹿和美州野牛聚集及射殺的爭議性計畫,改以運用生物研究作為經營決策的依據。不可思議的錯誤公園經營理念竟然持續了九十年,包括積極消滅灰狼及任由黑熊吃食垃圾的種種錯誤,現在看來有點好笑但當時確是如此,里奧波報告的重點是讓自然生態系經營替代人為的生態系介入。


1988黃石大火,如此世紀大火當然是自然野火所引發的,但會造成如此大面積森林被焚毀則是人為因素。黃石森林火災通常每100到300年發生一次,是自然循環與林木更新的一部份,但大範圍的森林火災卻是首次被完整觀察與研究,若稱黃石大火是純粹自然事件,假設當時沒有任人員在現場,至少也會焚燒黃石三分之一以上的森林,但當時確有人員在場,以當時火災的規模是否只須考量自然火災於生態系中的功能,而忽略公園設施與景觀的維護,於是大眾開始責備管理當局沒有積極保護黃石公園免於大火。事隔十餘年,現在大部份的學者都同意森林火災不但無可避免,同時也是生態系更新的必要機制,災後跡地長滿青綠的松樹幼苗,整齊密實有若細心照料的種苗園。人為施放的小區域森林火災以更新累積太多火燒能量的成熟森林,目前已成為公園森林經營的新策略。


1995年黃石公園重新引進灰狼。公園當局曾於1914到1933年間大量射殺移除灰狼,以達成當時的公園野生動物經營策略,有計畫的移除大部分捕食其它草食性動物的食肉性動物。里奧波報告公佈後是否引進灰狼經過業經十數年的正反兩方辨論及自然生態經營經驗累積,終於在1995年自加拿大順利引進14匹灰狼進入黃石國家公園,其意義首在於改變人類以往單以人類本身利益看待野生動物的態度,假如不是人類刻意移除灰狼,牠可能至今仍自在的活在公園裡而不須大費周章的遠從加拿大引種復育。同樣重要的是灰狼是重新建構黃石生態系的重要動物種,國家公園只是嘗試把牠放回牠原來的位置。這個灰狼復育計畫的爭議性與法律爭訟看來可能仍將持續許多年,但在二十一世紀到來的今天已經有160頭大灰狼快樂的生活在黃石地區。

黃石國家公園
黃石國家公園


最後要提的雖不是單一事件,但它絕對會影響到黃石國家公園的現在與未來,黃石公園的年遊客量自1948年首度達到一百萬人後,於1965年再度突破二百萬,1993年更高達三百萬人次。持續增加的遊客除表示黃石國家公園的廣受歡迎之外,更重要的是考驗管理當局如何在遊憩與保育間取得平衡,每一位來到黃石的遊客都希望欣賞到1870年華許邦探險隊所看到的黃石美景。「夏天的旺季每天有數遊客進入黃石國家公園,各個入口車陣長達數哩有如大都市的塞車情景,馬默斯、老忠實、黃石大峽谷的停車場一位難求,各條步道有如市場般人群摩肩接踵!」老傑克毫不跨張的形容這個夏天黃石公園的大量遊客。我慶幸來的正是時侯,卻也擔心黃石國家公園如何在維護自然景觀之餘兼顧遊客到訪的權益。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