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保育新知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雪霸國家公園的造林大小事

作者:邱瀚元、楊佳蓉、邱清安
資料提供:邱清安教授研究團隊、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課

或許在許多人的認知裡,「種樹」這件事情,就是拿一棵小樹苗,在地上挖一個洞之後將樹苗放進去、填土、澆水就好了。然而,對於「造林」這種將種樹當成職業的人來說,可能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適地適種」是一句種樹時常聽到的原則:在適合的地方,種植適合的樹種。但我們要如何了解這塊地,到底適合哪種樹種呢?一種方法是蒐集氣象數據、調查海拔、土壤、地勢等環境資料,加上樹木的生存特性來評估,另一種方法則是調查周遭原始的森林,藉由自然生長的林相來選擇種植的樹種。在確定種植樹種後,接下來面對的問題是,造林一次可能需要種植數百至數千棵的苗,然而這些樹苗怎麼來、從哪裡來?

樹苗當然是從種子或其他組織培育出來的,若是生態造林則要求當地的種源,由於原生樹種之種類繁多,因此常須自己採集種子並育苗,需要的就是人力、時間、技術。以生長速度快的臺灣赤楊來說,每年10-12月採集種子,立即播種、育苗約6-12個月,從採集到出栽,順利的話至少也需要半年的時間,更何況如紅檜、殼斗科等種子需要特殊處理或是生長速度慢的物種,從採種到出栽可能需要花費3年以上。

在蒐集目標樹種的種子後,育苗的技術亦是一門學問。通常來說,使用越深越大的容器,育苗期程可較久,也可培育出比較高大健壯的苗木,其根系也更完整發達,對出栽後的適應能力也會越好,但相對所花費的時間、金錢、資材、育苗空間等成本也較高,因此,播種前應先考慮期望出栽苗木的大小,對應育苗的時間,考量不同植物種類的生長速度,加上可使用的成本及資源進行綜合評估。

再者,由於苗圃與造林地之環境不同,甚至相隔甚遠,為了避免兩地因為天氣、環境等大不相同導致苗木出栽後不適應而死亡,因此在育苗後期,準備出栽前約1、2個月需要進行「健化」的步驟。健化是為了讓苗木更加強壯,並且在出栽後遇到逆境時有更好的生存能力,所以在苗圃的健化方式,大多是將苗木從部分遮陰的地方,移至全日照的地點,然後漸漸減少澆水頻率,讓苗木有危機意識,並加強發展自身的根系,在出栽並缺水的時候有較佳攝取水份的能力。

當一切都準備就緒,終於要開始種樹啦!由於剛出栽的苗木對於缺水特別敏感,但廣大的造林面積加上難以取得的大量水源,導致「澆水」會耗費極大的人力與金錢成本,因此要觀察造林地的地理位置及降雨季節,配合當地的雨季進行出栽,將澆水這個工作交給老天爺,並在評估地勢、土壤、降雨等因素後,決定栽植苗木的「植穴」要挖多深。

通常,在排水速度快、保水能力較差的地方,植穴會挖得比較深,讓苗木在放進植穴並填土之後,植穴比周圍地表略低一些,這樣容易讓雨水匯集到植穴,達到蓄水的效果;相反的,在排水不良的地點,應讓填完土的植穴略高於周圍地表,達到更良好的排水效果以避免根系爛掉。再來,用來種植的土壤介質也有是有學問的,通常一般林地的造林,若非特殊情況下,都是使用挖掘植穴時的土壤進行回填。

但部分地區因長期農耕、過度施用農藥肥料等導致土壤性質或結構不佳,因此除了在一開始選擇較適合該地土壤之樹種種植之外,也可以在回填土壤時,挑除土壤中的石塊,並額外加入天然養分或有機物,藉此降低苗木剛移植時所遇到的逆境。將土壤回填、適度壓實後,會在苗木旁樹立竹竿,並用棉繩將苗木綁在竹竿上,避免強風吹襲讓苗木傾倒而導致死亡或生長不佳。

樹種完後,要進行所謂的「撫育」,即是在出栽之後對於林地的管理,工作內容包含刈草、除蔓、適當修枝、伐除遭到病蟲嚴重危害、「樹勢」不良的苗木、補植等等,一般以人工協助刈草、除蔓等必要撫育措施,需連續實施6年,每年依序為3、3、2、2、1、1次,以確保造林的成效,不過當目標苗木高度脫離雜草競爭時,即可免除或減少撫育頻度。

臺灣的森林覆蓋率約達6成,擁有豐富的林相、物種及各式森林資源,然而能有這樣的光景,除了老天爺數百、數千年前播下種子,生長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還有一群默默在背後保護、復育這片土地的工作者們,因此當看到有人正為了這片山林付出時,不要吝嗇給予支持,並為他們說聲「加油」!

造林的第一步要取得種子(邱清安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造林的第一步要取得種子
(邱清安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在種子採集及適當處理後,即可在苗圃進行育苗(邱清安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在種子採集及適當處理後,即可在苗圃進行育苗
(邱清安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植穴挖掘的深度,對於苗木能否存活及生長也很重要(邱清安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植穴挖掘的深度,對於苗木能否存活及生長也很重要
(邱清安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種植後立竹竿並將苗木綁於竹竿上,可以標示及固定苗木(邱清安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種植後立竹竿並將苗木綁於竹竿上,可以標示及固定苗木
(邱清安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