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公園萬象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台江內海地理變遷與曾文溪濕地的重要性

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台江內海地理變遷圖(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台江內海地理變遷圖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大約6,000年前,臺灣西南沿海嘉義到高雄一帶,是一處大海灣,因曾文溪長年自上游挾帶而下的泥沙淤積,逐漸形成三角洲(又稱為蕭巄半島),將古海灣北部一分為二,形成南側的台江內海與北側的倒風內海。

因為多次改道,被居民戲稱為「青暝蛇」的曾文溪,仍持續不斷帶來大量泥沙,將臺灣西南部海岸線緩緩向西推進;除此之外,每遇大風雨更常造成河川改道、洪水氾濫,使台江內海逐漸淤積陸浮。然而百年來曾文溪的改道與淤積,造就整個富庶的嘉南平原也孕育現今的「台江」。

近代歷史上曾文溪有4次重大改道記錄:
1823年,舊名汪溪的曾文溪因上游大洪水冲破蘇厝甲(今臺南安定),溪水挾帶大量泥沙流入台江內海,造成內海急速淤積陸浮;
1871年,曾文溪北方支流在公地尾(今七股永吉)附近改道向南,與主流會合後衝破北線尾島(今臺南四草),成為今日的鹿耳門溪;
1904年,曾文溪再次由公地尾附近轉向西流,沖毀十份聚落,經三股仔自國賽港(今臺南七股)出海;
1911年,曾文溪因大水改道,向西冲破青草崙沙洲流入臺灣海峽,成為今日所見的曾文溪。

今日曾文溪邊風景(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今日曾文溪邊風景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曾文溪時常洪氾潰堤,危及南北兩岸村莊,1931年時臺灣總督府因此決議進行曾文溪的築堤工作,並於1939年完工,至此曾文溪的河道才大致底定,人民也不用再提心吊膽何時要「走大水」。

台江國家公園範圍剛好位處曾文溪下游兩側區域,屬於年輕的地質環境,景觀包括廣大綿延的魚塭,浮覆地,潟湖及各式的鹹水沼澤等濕地環境,因此成為全球東亞遷徙鳥類最好的度冬地與中繼站。

溪口周邊也因為水流入海與海洋洋流漂移作用,成為許多耐鹽性高的植被群生長的地方,像是紅樹林植群(本處常見的海茄冬、欖李等)、濱刀豆、臺灣蒺藜、海馬齒、裸花鹼蓬等等,使得一望無邊的水藍海域點綴些許的綠意。

從空中鳥瞰台江國家公園的地景面貌,其中大多數是居民賴以維生的魚塭,在這裡養殖產業興盛尤以蚵、虱目魚與文蛤養殖為大宗,成就了「魚鄉水都」的美景。

台江國家公園周圍布滿了魚塭,是東亞遷徙鳥類最好的度冬地與中繼站(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台江國家公園周圍布滿了魚塭,
是東亞遷徙鳥類最好的度冬地與中繼站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曾文溪是嘉南平原重要的水脈,從上游到出海口養孕了許多子民,也給了我們許多如畫般美景,「曾橋夕照」是舊臺南縣8大美景之一,現今看來、火紅的夕陽與灣流的溪水仍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從曾文溪最西邊的國聖橋眺望夕陽美景(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從曾文溪最西邊的國聖橋眺望夕陽美景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