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公園萬象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台江地區的洪氾信仰概述

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台江內海曾是臺灣西部平原上最大、最重要的潟湖,有多條河川匯入,並從此處出海,經由歷次曾文溪不斷改變河道、輸砂之下,逐漸形成海埔地。

這樣特殊的浮覆地,溪流洪氾頻繁發生,水路蔓延在這塊新生土地之上,因此「水」是移入此地的墾民首要面臨的課題。

曾文溪一帶水患辟邪物(或稱厭勝物)之分佈圖,經神明指示於村落
植樹及立厭勝物有鎮溪防洪之效(楊家祈製圖/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曾文溪一帶水患辟邪物(或稱厭勝物)之分佈圖,
經神明指示於村落植樹及立厭勝物有鎮溪防洪之效
(楊家祈製圖/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人與大自然(溪流)長期互動的結果,除了積極築堤之外,無法撼動的天災威脅則藉由宗教信仰的力量來安定人心,盡人事而聽天命,因此發展出拜溪墘、退洪謝神還願、設置水患辟邪物等不同的祭儀。

「拜溪墘」是一個統稱,各地有著該儀式稱謂的不同名稱,如拜溪神、拜溪王、拜溪王爺、拜崩溪岸、拜溪仔等,從名稱上可見不親又不遠、亦神亦鬼之模糊性;祭拜時多為向著溪流或在聚落的宮廟廣場前祭祀,少有專祠或供奉神像。

居民拜溪時多朝向溪流並於堤防擺上祭品,此例為2015年中港仔拜溪王場景(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居民拜溪時多朝向溪流並於堤防擺上祭品,
此例為2015年中港仔拜溪王場景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拜溪墘」由爐主所準備之祭品,此例為2015年中港仔拜溪王場景(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拜溪墘」由爐主所準備之祭品,
此例為2015年中港仔拜溪王場景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退洪謝神還願」則是因早期遭受洪水來襲的村民為祈求天神庇佑如願,為答謝上蒼退去水患而舉辦的祭典,故祭拜對象非溪流而是高階神明如玉皇大帝、東嶽大帝等神祇,有些村莊則是直接向地方庄神求助,少與民間信仰中的水神有直接關係。

這些與洪氾息息相關的信仰儀式極具地方特色,也隱含著過去的聚落遷移史、洪水災難史,讓人得以理解人民面對水患恐懼的應對方式及水患移民的縮影,是瞭解台江常民文化生活的另一種方式。周遭,像是台江流域就有許多因應水患而衍生的厭勝物,戴文鋒教授親切的以「神奇寶貝」來稱呼,真正體現了萬物皆有靈的精神。

曾文溪下游一帶的蜈蚣陣具有鎮壓曾文溪這一條「青盲蛇」的神性,更被視為是刈香隊伍中最強大的驅邪物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曾文溪下游一帶的蜈蚣陣具有鎮壓曾文溪這一條「青盲蛇」的神性,
更被視為是刈香隊伍中最強大的驅邪物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