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影片推薦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看見玉山:玉山行》影片

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創作背景

《玉山行》由實陸比玖影像工作室楊湘文導演拍攝,片長約16分鐘,中文發音的影片分別配有英、日文的字幕。本片藉由專業高山嚮導的視角,呈現帶領山友自塔塔加鞍部前往玉山主峰的行程,並結合登山安全與環境教育宣導,期望觀眾能有正確的觀念,對於登山安全責任、環境生態保護及文化資產保存等觀念能有所提升。

而影片中所呈現萬物間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的關係,企盼引起大眾思考與迴響,共同維護臺灣這塊美麗的淨土,宣導國家公園的理念及目標。

《看見玉山:玉山行》影片(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看見玉山:玉山行》影片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內容介紹

Dahu 是一名高山嚮導,工作是將人安全地帶上山,也安全地帶他們下山。對Dahu來說,爬山是回家,有時候太久沒回來,身體的記憶會想念在山上的時光。

很多人對於山很陌生,要登山就要先讓你的腳還有身體熟悉它(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很多人對於山很陌生,要登山就要先讓你的腳還有身體熟悉它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可是很多人對於山很陌生,而上山的路只能靠自己的雙腳走,別人不能幫忙,走久了腳就會有記憶了。熟悉了之後,會慢慢知道山很公平,對人類、對動物、對植物,其實都一樣,沒有誰擁有特權,大自然是大家的,誰都不應該去破壞或影響。

Dahu十幾歲就跟著長輩上山,老人家訴說很多山的規矩,要對山有禮貌並遵守規矩。後來不管上山幾次,走過多少次的路,都當成是第一次走。

Dahu十幾歲就跟著長輩上山,老人家訴說很多山的規矩,要對山有禮貌並遵守規矩(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Dahu十幾歲就跟著長輩上山,老人家訴說很多山的規矩,
要對山有禮貌並遵守規矩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想要去爬高山的人,回去要常常練習,不管是爬山或者跑步、游泳,多做一些有氧訓練和肌耐力的訓練,這樣到時候才能輕鬆的欣賞到眼前的美景。

登山前一定要先了解登山裝備,裝備若是錯了就會把自己陷入危險狀態。要知道要走的是哪一座山、什麼樣的山、它是什麼氣候、什麼地形,這樣才能知道要準備什麼裝備。

有人問Dahu,同樣的山路走那麼多次不會煩嗎? Dahu認為不會。每次上山的風景都很美,春天、夏天和冬天的山都不一樣。

山很難懂,可能現在是晴天,一會就起霧、下大雨,一天的溫差可以從夏天轉變到冬天 ,就因為它很多變,所以要很用心準備,才不怕這些變化。

山很多變,一天的溫差可以從夏天轉變到冬天(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山很多變,一天的溫差可以從夏天轉變到冬天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從登山口出發的那一刻開始,就要開始為自己負責,因為之後的每一步都是靠自己走出來。族人進山裡會有個入山的儀式,要跟祖靈報告子孫回來了,請祂們保佑我們。

而一旦進入山裡,要盡量保持安靜,連腳步都要放輕。山很奇妙,好像到處都有擴音器,你會聽到很多聲音,像是很遠的鳥叫,或者是遠方的落石聲,一大聲說話,連動物都知道人來了。

一旦進入山裡,要盡量保持安靜,連腳步都要放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一旦進入山裡,要盡量保持安靜,連腳步都要放輕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不要以為登山好像只是用腳走路,心也要一起走。很多禁忌都是要提醒我們要專心,心在、安全就在,在山裡才能看到更多更好的美景。

登山其實是一路的學習,學習感受,學習照顧自己,然後自然地學會去照顧身邊的夥伴、照顧這一整片山。究竟該不該上山? 天會告訴你,山不會跑,一直都在,一定會有機會再來。

登山其實是一路的學習,學習感受,學習照顧自己(玉山e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登山其實是一路的學習,學習感受,學習照顧自己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然而有些人或許是過於自信、或許是準備得不夠,就容易讓自己陷入危險狀態。像是冒大雨還要上山、身體狀況不對硬要逞強,又或者以為帶著冰爪、冰斧這些雪地裝備就代表能面對雪季的山,但卻不具備正確的知識及技能。一旦發生山域事故,往往前往救援的人也是冒著生命危險,造成社會資源的消耗。

面對山,都是要小心翼翼,隨時保持警覺。每走一步路,都要把預防的動作做足。愛山的人不會跟天、跟山過不去,面對大自然,都是要我們順著走,不是去跟它對抗,也不是去攻克它。

馬拉松的終點就是終點,但登山這件事,走到山頂其實只代表走了一半,只有重新回到登山口的那一刻,才是真的抵達終點。下了山,才會有下一座登上山頂的機會。

愛山的人是不會跟天、跟山過不去,面對大自然,都是要我們順著走,不是去跟它對抗,也不是去攻克它(玉山e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愛山的人是不會跟天、跟山過不去,面對大自然,
都是要我們順著走,不是去跟它對抗,也不是去攻克它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