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愛戀公園誌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那遙遠而美麗的海域—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資料提供: 內政部營建署
本文為內政部營建署107年12月出版「為愛出行」書稿節錄P14-21

福爾摩沙衛星2號拍攝的東沙環礁(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福爾摩沙衛星2號拍攝的東沙環礁
(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建立第一座海洋型國家公園

民國91年在臺北舉辦的「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世界保護區委員會東亞地區第4屆會議」,與會各國人士促請政府將東沙島附近海域,建立為我國第一個海洋保護區。92年8月,行政院經建會函示:「東沙島環礁復育及保育,至為重要,除加強海巡署執法能力外,基於實務、專業及績效考量,是否有劃設為海洋型國家公園,並指定專責機關管理之需要,建請內政部會商相關機關,審慎規劃研究,妥擬可行方案,陳報行政院核定。」營建署隨即委託專家學者進行可行性評估,經過多年研議勘查,民國96年1月17日,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正式成為我國第7座國家公園,也是第一座海洋型國家公園。以獨特的環礁地景、繽紛的珊瑚、海草床生態及珊瑚砂島為特色。

雖然,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尚未開放民眾登島參觀。但是基礎研究、珊瑚復育、海洋資源保護等工作,在國家公園設置後已有長足進展。

東沙島北側的飛機跑道,每週僅一次航班起降。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宋克義教授說:「全世界環礁不算少,但能到得了又能安心做研究的卻不多。東沙島的基礎建設,對研究的人員來說,是相當寶貴的資源。」

登臨東沙島上的第一件事,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先到「東沙大王廟」祈求平安順利。根據廟誌記載;民國37年,一艘無人獨木舟漂流至東沙島,船上唯一乘客是尊關公神像,官兵感其神靈,特興建「東沙大王廟」奉祀。據說,東沙大王靈驗非凡、有求必應。

檸檬鯊較常出沒的地方設置圍網(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檸檬鯊較常出沒的地方設置圍網
(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學術界研究天堂

所幸,在專家學者建議下,由科技部、中山大學與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共同建置的「東沙海洋研究中心」於民國101年11月成立。從此,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艇、實驗室、住宿空間,加上海巡署運補與後勤支援的相互配合,優越的研究條件,不只造福國內研究者,還吸引約20國、200多人次以上到此進行研究或參訪,提高臺灣國際間能見度。

東沙海洋研究中心建置前後的差別,長期研究檸檬鯊的真理大學陳餘鋆教授感受最深。「以前做鯊魚調查,從臺灣雇船,一天就得花費7萬元。現在有專人駕駛的研究船,在觀測點之間移動,多了沙灘車可使用,我們能把體力節省下來,投注於更累人的海底潛水觀察研究工作。」

檸檬鯊是漁業目標物種,面臨過度捕撈的壓力,種群數量正急遽下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其列為被威脅物種之易危種類 ,在東南亞海域更列為瀕危物種。

研究這種人們瞭解還不多,就已經瀕危的物種,有助於改善牠們的處境;此外,檸檬鯊亦為一種指標生物,研究其族群數量、生態習性,將有助於人類瞭解這個區域海洋資源的現況。

 海草床生機盎然

民國106年3月,陳餘鋆前往大溪地參加第11屆太平洋科學協會國際研討會, 並於會議中發表檸檬鯊相關研究成果。以往國際間認為海草床可供覓食的生物太少, 鯊魚不可能游進來,但在東沙島的觀測卻打破他們的說法;數年研究,評估出約有300-600隻檸檬鯊在潟湖口沿岸生活、在海草床上覓食。他認為,以往國際間就是沒有像東沙條件這麼好的研究環境,才讓他們的觀察不夠精確,再加上此處是國際間極為少見檸檬鯊群聚生活的地方,顯示東沙環礁於海洋生態的特殊地位。

剛開始,陳餘鋆率領研究團隊在檸檬鯊較常出沒的地方設置圍網,然而不知是時間太短或是時機不對,從清早到傍晚一整天下來,僅抓過幾隻小魟魚,但就是全無鯊魚蹤影。「當時不夠了解檸檬鯊習性,以為漲潮時會靠近沿岸,沒想到牠們最喜愛的反而是介於20-40公分的低水位。之後,發現蛇籠更容易捕獲,我們才終於親手捉到這群生性害羞的檸檬鯊。

東沙一帶的檸檬鯊復育研究復育有成(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東沙一帶的檸檬鯊復育研究復育有成
(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追尋檸檬鯊一生一世

抓到訣竅後,連忙添購更多蛇籠,最多曾一次捉到15隻。只是檸檬鯊越來越精,吃掉引誘的餌食,馬上咬破籠網逃走。東沙一帶的檸檬鯊是世界僅有的2種檸檬鯊之一,名為尖齒檸檬鯊,牙齒極為銳利,陳餘鋆手上留有多處傷口,就是為了在檸檬鯊身上做標記留下的。

由於捕獲、標放的多為體型較小的幼鯊,那麼這些鯊魚打哪來?陳餘鋆的研究團隊果真在民國106年4月捕獲一條懷孕母鯊,證明東沙島潟湖口正是檸檬鯊的繁殖區域。每年春天,母鯊回到出生地,一胎約可產下1~13尾幼鯊,將幼鯊託付給海草床這一座容易覓食與躲避的育兒園。

檸檬鯊的研究才開始,已經獲致不少成果,東沙環礁生態環境,在海洋保育上的重要性進一步獲得確認。然而,這塊獨特的海洋秘境,也有它敏感脆弱的一面,需要更積極的介入。

珊瑚分株扦插適合大範圍的海域復育工作(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珊瑚分株扦插適合大範圍的海域復育工作
(圖片摘錄「為愛出行」)

 蔚藍珊瑚海復育有成

海管處表示,民國87年發生聖嬰現象,海水溫度升高, 造成珊瑚大量白化死亡。相較於東沙環礁外的的湧升流有如一道海面下的巨浪,將深海裡溫度較低且富含營養鹽的海水帶上來,保護了環礁外珊瑚的存活率,環礁內潟湖則因水流交換不良,缺乏海水調節,溫度飆高至攝氏30度以上, 不耐熱浪的珊瑚生機全無,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海底墳場。因此,海管處積極培育耐熱型軸孔珊瑚,希望以「海中造林」的人工復育方式,加快恢復珊瑚礁原有生態。保育研究課莊正賢課長說:「珊瑚可行無性生殖,利用這個特點,我們發現珊瑚分株扦插的復育方式,不僅移植成本低、水中操作容易,且珊瑚成長迅速存活率高,非常適合大範圍的海域復育工作。」

東沙島野生動物保育中心有一養殖池,每年參加東沙生態體驗營的學員們總會在此學習協助珊瑚移植復育。從質地堅硬的軸孔珊瑚折下枝條,接著利用束帶將珊瑚固定在不鏽鋼筷上,就算大功完成。莊正賢表示,之後這些模樣有趣的秧苗,就交由潛水人員帶到環礁潟湖塊礁上「插秧」種植,並且如同鴨稻米的共生系統一樣,也會放流生物以除藻害。「珊瑚與海藻彼此是競爭關係,為了抑制海藻過度繁衍,侵蝕珊瑚生長空間,我們也培育以海藻為食的馬蹄鐘螺、硨磲貝等在相同區域放流。」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