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私房景點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南明史蹟巡禮—古崗梁山觀止步道

作者: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解說教育課 蔡承璋
資料提供: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解說教育課
參考資料:金門國家公園步道解說攝影手冊

梁山觀止步道位於古崗湖畔,是匯集了許多人文景觀的步道,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南明魯王「漢影雲根摩崖石刻群」以及明崇禎進士董颺先「觀止摩崖石刻群」。這些明代碣石群,為梁山步道增添了豐富的人文色彩。

古崗梁山步道入口「漢影雲根詠詩并序」石刻與梁山涼亭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古崗梁山步道入口「漢影雲根詠詩并序」石刻與梁山涼亭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漢影雲根」據考證勒於明永曆6年至8年(1652-1654年),由南明魯王朱以海手書所刻。明永曆5年舟山陷落,魯王移居金門,欲重整勢力振興明朝;於明永曆10年曾一度移居南澳,因局勢再次頹敗,不久又輾轉回金門。

也許是有感於命運的顛沛流離,魯王寓居於金門長達數十年,期間經歷了多次波折與漂泊,最後在金門落地生根,並於此長眠、埋骨孤島,漢影雲根不僅是重要的歷史記憶,也是魯王感嘆自己如雲影飄浮的心境描摩。

原漢影雲根石刻(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原漢影雲根石刻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然漢影雲根碣石的真跡已崩落山坡,且「根」字已佚失。民國59年,金門社教館仿刻漢影雲根四字,由書法家薛祖森補書根字,立於涼山涼亭右側,與倒落之原勒石相互呼應。另於原漢影雲根碣石旁,有明代遺臣諸葛倬、吳兆煒、鄭纘祖、鄭纘緒所題詠之「漢影雲根詠詩并序」,亦是抒發對國家衰亡、孤臣無力回天的感慨。

民國59年所重鐫之「漢影雲根」石刻(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民國59年所重鐫之「漢影雲根」石刻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梁山涼亭後方有董颺先以草書鐫刻之「闢沌」2字及「湖海釣狂」七言絕句,另一側則有未落款之「石洞天」石刻,這六個精緻的石刻,均於111年列為縣定古蹟,是為「漢影雲根摩崖石刻群」。

以草書鐫刻之「闢沌」,並有董颺先的落款(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以草書鐫刻之「闢沌」,並有董颺先的落款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沿著梁山涼亭旁步道可登至梁山山頂,「觀止摩崖石刻群」即佇立於此,摩崖石刻群共計13處,其中董颺先落款勒石共計6處。

董颺先,號沙河,官至禮部右侍郎,於福州失陷後到金門古崗村建石屋垂釣,梁山便成為這位文人的世外桃源。「高一層、山雲上人、築雲處、沙堤玉筍、第一春、明臣董子」皆出自於董颺先之手。

今(111)年3月初,古崗湖旁再現一石刻「內池生放」,並有「沙河老子」之落款,亦為董颺先所書。這些石刻看似描繪梁山之景,實則有去國懷鄉之意,即便是題詩於石、以山林為家,仍不免對於大時代的轉變、朝代的推移感到無奈。

今(111)年3月初,於古崗湖旁發現「內池生放」石刻(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今(111)年3月初,於古崗湖旁發現「內池生放」石刻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觀止摩崖石刻群的書法風格可大致分為草書與楷書兩類,草書遒勁有力、楷書端正肅穆,惟因歲月的侵蝕,自然的風化與崩解,導致有些石刻不易辨認;國軍駐守金門期間,構築工事、建置防禦系統,也使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部分受到影響。

除了石刻群外,董颺先的墓也位於梁山步道旁,為明代規制,墓體皆以花崗岩製成。長眠於此的董颺先,彷彿是與這些石刻相守,讓梁山充斥著更豐沛的靈性。

梁山步道觀止石刻,端正的楷書呈現出磅礡的氣勢(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梁山步道觀止石刻,端正的楷書呈現出磅礡的氣勢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推廣梁山觀止步道,並讓民眾了解這些珍貴的人文資源,於今年度盤點步道上的石刻,並於開放博物館(Open Museum)建置「金門梁山觀止步道」線上策展,讓所有關心金門文史的工作者或民眾,能以更便利的方式親近這些人文地景。除以精緻的宣傳影片介紹梁山步道上的摩崖石刻外,更藉由科技,帶領民眾360度線上瀏覽每一個石刻。

金門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梁山觀止步道的摩崖石刻群密度極高,可謂金門人文薈萃之代表。來訪金門時,不妨前往梁山,欣賞精美且饒富歷史感的勒石,並感受當時文人雅士的心境,來場南明史蹟巡禮!

由梁山山頂眺望,古崗村及古崗樓盡收眼底(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由梁山山頂眺望,古崗村及古崗樓盡收眼底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承璋攝)
回上一頁